汉语拼音 | Tian xian zi
|
苗药名 | |
苗药拼音 | |
别名 | 郎当斯,,协日-唐普如木,额日颜-唐普如木,札-唐普如木,浩木哈-巴日格其
|
考证 | |
中药材基原 | 为茄科植物莨菪的种子。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莨菪 Hyoscyamus niger L.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有特殊臭味。根肉质、粗大、多分枝。茎高40~80cm,上部分枝,全体被白色腺毛。基生叶大,叶柄扁宽而短,叶片长卵形,长14~20cm,呈不整齐的羽状浅裂,裂片三角形或窄三角形,先端急尖,两面被白色直立长柔毛及腺毛,以下面较多;茎生叶无柄,基部半抱差,叶片海侧有2~5个疏大齿牙或浅裂,叶渐上渐小,最上部的叶常呈交叉互生,成2列状。花腋生,单一,径2~3cm;萼杯状,绿色,5齿状浅裂;花冠钟状,5浅裂,裂片先端圆钝,浅黄色,具紫色网状脉纹,外被短柔毛;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上,略与花冠管等长,花药深蓝紫色;子房略呈椭圆形,花柱单一,柱头头状。萼管基部膨大,宿存,内包壶形蒴果,2室,盖裂。种子多数,呈不规则阔肾形,胚弯生。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于宅边的荒地上,或为栽培。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山东、江苏、浙江、江西、西藏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8~9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枝,晒干后,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
药材鉴别 | 性状鉴别 种子呈肾形或卵圆形,两面扁平,直径lmm。表面棕色,有细密的网纹及排列不整齐的麻点。脐点处突出。气微,味微辛。
以颗粒大、饱满者为佳。
显微鉴别 种子纵切面:种皮外表皮细胞呈不规则的波状凸起,波峰顶端渐尖或钝圆,长至125cm,细胞壁显透明的纹理;种皮内表皮细胞1列,壁薄,内含棕色物质。胚乳组织细胞壁稍厚,形较大,内含脂肪油及糊粉粒。子叶细胞壁薄,内含脂肪油。
理化鉴别(1)取本品粉末0.5g置试管中,加乙醚5ml与10%氨试液2滴,密塞,不时振摇;2h后,吸取乙醚溶液,在载玻片上挥手后,滴加碘化钾试液2滴;3min后,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黄紫色、似飞鸟状的结晶。(检查莨菪类生物碱)
(2)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10m超声处理15min,弃去石油醚液,同上再处理1次,药渣挥干溶剂,加浓氨试液与乙醇的等量混合溶液2ml湿润,加氯仿20m1,超声处理15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硫酸阿托品,氨溴酸东莨菪碱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lml各含l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17: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依次喷以碘化铋钾与亚硝酸钠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2个棕色斑点。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1.抑制腺体分泌 在腺体中,唾液腺和汗腺对阿托品最敏感,可引起口干和皮肤干燥,同时泪腺和呼吸道分泌也明显减少;较大剂量可减少胃液分泌;但对胃酸分泌影响较小。东莨菪碱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较阿托品强[1,2]。 2.解痉作用 天仙子注射液小量时即能对抗乙酰胆碱对离体豚鼠平滑肌的收缩作用[3]。 3.对眼的作用 阿托品有扩瞳、升高眼压与调节麻痹的作用[2]。 4.对心血管的作用 东莨菪碱腹腔注射或静注对乌头碱、毒毛花苷G、氯化钡(BaCl2)、氯化钙(CaCl2)、肾上腺素、氯仿及Ach-CaCl2诱发的小鼠心律失常均有一定对抗作用[3]。阿托品和东莨菪碱对高K+所致兔基底动脉和肠系膜动脉环收缩均有松弛作用[4]。 5.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东莨菪碱腹腔注射,使小鼠自发活动减少,也能加强戊巴比妥钠和眠尔通使小鼠活动减少的作用;腹腔注射可增强苯丙胺、去氧麻黄碱、咖啡因的中枢兴奋作用[5]。大剂量阿托品可兴奋延脑及大脑,可出现焦虑不安、多言、谵妄,甚至幻觉、走向障碍、运动失调和惊厥等,有时由兴奋转入抑制,出现昏迷及呼吸麻痹[1]。 6.其他作用 阿托品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6]。能选择性阻断H1受体[7]。能拮抗除虫菊酯所致流涎症状及其他中毒症状[8]。 7.毒性 实验表明,东莨菪碱有致突变和致畸作用[9]。 |
性味 | 味苦,性平。效糙、钝、腻。有剧毒。
《金光注释集》:“味及消化后味苦、辛、腻、温、糙、钝;大毒。”
|
功效 | 杀虫,止痛,镇静,制伏痈疽。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
注意事项 | 孕妇,心脏病,青光眼患者禁服。
|
附方 | |
制剂 | |
临床研究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肖培根.中草药,1985,16(6):259
(2)Ashraf M,et a1.C A 1987,106:162654a
(3)Pathak S P,et a1. C A,1984,42:3591c
药理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32
(2)谭世杰,等译.治疗学和药理基础(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09
(3)陈锦明,等.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88,2(4):311
(4)刘元斌,等.中国药理学与毒
|
苗药名出处 | |
参考 | 《中华本草》蒙药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