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苗族医学 > 苗族医药 > 正文
三七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汉语拼音
San qi
苗药名
苗药拼音
别名
由谷兴,纳木巴尔,帕格东扎德照尔,宝日一达日雅干,胡日木格-敖日浩岱
考证
本品载于《认药白晶鉴》。《认药白晶鉴》称:“生于山地的白由谷兴,茎长,紫色,有分枝,叶大具有锯齿状齿裂,花小,外被发绿色,内侧紫色,具微毛。”《无误蒙药鉴》称:“根状如树瘤……”并附植物图1幅。根据上述植物形态及蒙医;临床应用经验,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由谷兴即冈淖尔一鸟布斯(三七)。
中药材基原
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ex C.Chow 多年生草本,高达30~60cm。根茎短,具有老茎残留痕迹;根粗壮肉质,倒圆锥形或短圆柱形,长2~5cm,直径1~3cm,有数条支根,外皮黄绿色至棕黄色。茎直立,近于圆柱形;光滑无毛,绿色或带多数紫色细纵条纹。掌状复叶,3~4枚轮生于茎端;叶柄细长,表面无毛;小叶3~7枚;小叶片椭圆形至长圆状倒卵形,长5~14cm,宽2~5cm,中央数片较大,最下2片最小,先端长尖,基部近圆形或两侧不相称,边缘有细锯齿,齿端偶具小刺毛,表面沿脉有细刺毛,有时两面均近于无毛;具小叶柄。总花梗从茎端叶柄中央抽出,直立,长20~30cm;伞形花序单独顶生,直径约3cm;花多数,两性,有时单性花和两性花共存;小花梗细短,基部具有鳞片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常5齿裂;花瓣5,长圆状卵形,先端尖,黄绿色;雄蕊5,花药椭圆形,药背着生,内向纵裂,花丝线形;雌蕊1,子房下位,2室,花柱2枚,基部合生,花盘平坦或微凹。核果浆果状,近于肾形,长6~9mm;嫩时绿色,熟时红色。种子1~3颗,球形,种皮白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在山坡林阴下野生,主要栽培于海拔800~1000m的山脚斜坡、土丘缓坡或人工荫棚下。分布于广西、云南、江西、湖北、四川等地。野生者已少见。
栽培与养殖
生物学特性 属生态幅窄的亚热带高山阴性植物,喜温暖稍阴湿的环境,忌严寒和酷暑。栽培要求搭确棚。种子有胚后熟特性,不能干燥贮藏,需随采随播。宜在疏松红壤或棕红壤、微酸性土壤栽种,忌连作。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选用3~4年生植株所结种子,在10~11月果实成熟呈紫红色时采收,于11月上旬至下旬播种;播种前用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浸种消毒10min,或用代森200~300倍液消毒15min,按行株距5cm×6cm点播,每穴放种子1颗,覆土1.5cm,后用稻草覆盖保湿,每1hm2播105万~150万颗。幼苗生长1年,于12月至翌年1月移栽。移栽前幼苗(称子条)同样需要消毒,消毒方法与种子相同。将子条大小分级,按行株距15cm×18cm开沟,深3~5cm,将子条芽头向下倾斜20°栽下,盖上3cm左右,后盖稻草,每1hm2用种苗22.5万~30万株。基肥用厩肥和草木灰,并拌入磷肥、饼肥等。 田间管理 种植前搭平顶式高1.5~1.7m的荫棚,棚的四周设围篱,早春弱光低温,荫棚透光度60%~70%,4月上旬气温上升,透光度以50%为宜。出苗初期在畦面上撒施草木灰2~3次,每次每1hm2375~750kg,4~5月每月追肥施粪灰混合肥1次,每1hm27500~15000kg,3~4年生的三七,在6~8月孕蕾开花期应追施混合肥2~3次,每1hm2 15000~22500kg,另加磷肥375kg左右。注意防涝抗旱,经常保持湿润。不留种的三七于6月上旬花薹抽出2~3cm时摘除。 病虫害防治 黄锈病,喷波美0.2度石硫合剂或粉锈宁1000倍液防治。炭疽病,喷1:1:200波尔多液或代森锌800~1000倍液。白发病,喷波美0.1~0.2度石硫合剂或50%甲基托布津I000倍液。疫病,发病前喷1:1:2O0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此外,还有立枯病、黑斑病、短须螨、蚜、蛞蝓、地老虎、鼠害等。
采收加工
夏末、秋初开花前或冬季种子成熟后采收。选生3~7年以上者,挖取根部,去净泥土,剪除细根及茎基,晒至半干,反复搓揉,然后晒干。再置容器内,加入蜡块,反复振荡,使表面光亮呈棕黑色。本品以夏、秋季采者,充实饱满,品质较佳,称为“冬七”。其剪下的粗支根,称为“筋条”;较细者为“剪口三七”;最细者为“绒根”。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6cm,直径1~4cm。外皮呈光亮的及绿色、灰褐色、棕黑色或带有黄斑(习称“铁皮”)或灰黄色(习称“铜皮”)。顶端较平或少有残茎,底部有剪断交根的痕迹,全体亦有凸起的瘤状物、支根痕及横向皮孔,并有断续的纵皱纹。体重,质坚实,难折断。横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破碎后皮部和木部易分离,角质样,显菊花心。气微,味先苦而后微甜。 以个大肥实,体重皮细,灰绿色有光泽,断面灰黑色带绿、无裂隙(习称“铜皮铁骨”)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②皮层散有树脂道及黏液细胞,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及少量草酸钙簇晶。③韧皮部可见有树脂道。④形成层成环。⑤木质部导管作径向排列。⑥射线宽广,细胞充满淀粉粒。 粉末特征:灰黄色。①淀粉粒甚多。单粒圆形、半圆形或圆多角形,直径4~30μm;复粒由2~10余个分粒组成。②树脂道碎片易见,含黄色分泌物。③导管以网纹导管多见,亦有梯纹及少数螺纹导管,带黄色,直径15~55μm。④草酸钙簇晶少见,其棱角钝,直径50~80μm。⑤木栓细胞淡黄色,多层重叠,壁菲薄,细波状弯曲,微木化。 理化鉴别(1)取本品粗粉2g,加甲醇15m1,温浸30min,取甲醇提取液数滴,点于滤纸上,干后置紫外灯下观察,显淡蓝色荧光,滴加硼酸的丙酮饱和溶液与10%枸橼酸溶液各6滴,干后,置紫外灯下观察,有强烈的黄绿色荧光。 (2)取粉末2g,加甲醇15m1,置50~60℃水浴中浸30min后滤过。取滤液lm1,置水浴上蒸干,加醋酐lml与硫酸1~2滴,显黄色,渐变为红色、紫色、青色、污绿色(甾醇类反应);另取滤液数滴,点于滤纸上,干后置紫外灯下观察,显淡蓝色荧光,滴加硼酸的丙酮饱和溶液与10%枸橼酸溶液各6滴,于后,置紫外灯下观察,有强烈的黄绿色荧光。(黄酮类反应) (3)薄层色谱 取粉末0.5g,加水约5滴,搅匀,再加以水饱和的正丁醇5m1,密塞,振摇10min,放置2h,离心。取上清液,加用正丁醇饱和的水3倍量,摇匀放置使分层,取正丁醇层,置蒸发皿中蒸干,残渣加甲醇lml使溶解,作为供试液。另取人参皂苷Rbl、Re和Rg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5mg的混合液,作为对照溶液。分别吸取供试品和对照液1μ1,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乙酸乙酯-水(4:1:5)为展开剂,上行展开,取出,晾干后喷以硫酸溶液(1→10),于105℃烘10min。供试品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化学成分
含总皂苷约12%,多数为人参皂苷类似的成分。已分离出十二种单体皂苷,分别为人参皂苷(ginsenoside)-Rbl、-Rd、-Re、-Rgl、-Rg2、-Rh1,绞股蓝苷(gyPenOSide)Ⅹ,三七皂苷(notoginsenoside)-R1、-R2、R3、-R4、-R6。尚含挥发油。另外,从本品中分离到止血活性成分,命名为三七素(den-cichine),为一种特殊的氨基酸,含量达0.9%。尚含黄酮类及β-谷甾醇,豆甾醇和萝卜苷。另外,本品尚含16种氨基酸,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的平均含量为7.73%。还含多种无机元素,如Fe、Cu、Co、Cr、Mo、Mn、Mg、Ni、Zn等[1]。尚含抗癌多炔成分:人参快三醇(panaxytriol)[2]。
药理作用
1.对血液及造血系统的影响  三七有较强的止血作用。麻醉犬灌胃三七粉后,自颈动脉放血,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缩短。10%三七注射液0.5ml腹腔注射,100%三七溶液灌胃或三七培养细胞粉悬液灌胃均可缩短小鼠出血及凝血时间[1,2]。三七总皂苷能抑制ADP诱导的家血小板聚集反应[3]。三七能抑制凝血酶诱导的从纤维蛋白酶原至纤维蛋白的转化,并能激活作用于血纤维蛋白原的尿激酶活性[4]。熟三七对小鼠、大鼠和家兔失血性贫血均有治疗作用[5]。三七总皂苷对小鼠多功能造血干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6]。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三七总皂苷对多种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均有一定的对抗作用。三七注射液或三七皂苷静注,可使麻醉犬冠脉流量显著增加,平均持续9.8~12min。三七、三七总黄酮、三七的绒根提取物、绒根总黄酮能即时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兔急性心肌缺血所致T波升高。三七提取液低浓度灌流离体蟾蜍、豚鼠心脏,使心肌收缩幅度加大,心室舒张更完全,心搏出量明显增加。三七及其总皂苷给麻醉犬静注,腹腔或十二指肠给药,三七醇提取物给兔静注,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7]。
3.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三七及三七有效成分可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增强中枢抑制药的镇静、催眠、安定和抗惊厥作用[8]。并具有镇痛作用[9]。
4.抗炎作用  三七根的总皂苷对大鼠、豚鼠和小鼠由巴豆油角叉菜胶、腹腔注射冰醋酸、5-HT等诱发的炎症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对摘除双侧肾上腺大鼠仍有明显的抗炎作用[7]。
5.对代谢的作用  三七粉能阻止家兔肠道吸收脂肪。在脂质代谢中,能降低总脂质水平和三酰甘油含量。本品总皂苷能使小鼠空腹血糖轻度升高,能促进蛋白质代谢[7]。
6.其他作用  三七皂苷有一定的抗氧化与延缓抗衰老作用以及抗休克作用,并有抗实验性肝损伤作用及促进生长作用。三七具有免疫调节剂及抗肿瘤作用[7]。
7.毒性  对多种动物进行急性毒性作用及长期毒性实验,结果均未见明显的毒性[7]。
性味
味甘、苦,性凉。效钝、轻、柔、糙。 《金光注释集》:“味苦、涩,性凉,效钝、轻、柔。”
功效
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愈伤,消肿,止痛。
主治
主治骨折脉伤,创伤出血,伤口化脓,溃烂,疽,毒热扩散,黏性肿疡,关节热性协日乌素症。 1.《四部医典》:“愈伤,解毒。” 2.《无误蒙药鉴》:“愈伤,清热,解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未调敷。
注意事项
附方
1.治骨折筋伤,创伤出血,伤口化脓,痈疽,溃烂 将三七制成浸膏。每次1.5~3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外用:用香油调患处。(《蒙药学》三七浸膏) 2.治跌打损伤,气血相搏,瘀血红肿 朱砂乳香没药血竭各15g,当归10g,红花7g,儿茶6g,马钱子、三七各6g,土虫15g,冰片1.5g,麝香0.15g。制成散剂。每次1.5~3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外用:用香油调患处。(《蒙药方剂》十二味朱砂散)
制剂
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阴健,等.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33 (2)赵牛,等.云南植物研究,1993,15(4):409 药理 (1)刘贺之,等.药学通报,1982,17(6):362 (2)胡月娟,等.中国中药杂志,1992,17(6):361 (3)张山苗,等.中山医学院学报,1984,5(1):71 (4)久保道德,等.药学杂志(日),1984,104(7):757 (5)黎光南,等.中成药研究,1982,(12):31 (6)祝彼得,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
苗药名出处
参考
《中华本草》蒙药卷
相关文章
三七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