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苗族医学 > 苗族医药 > 正文
黑矾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汉语拼音
Hei tan
苗药名
苗药拼音
别名
纳格粗尔,粗日纳格
考证
本品载于《认药白晶鉴》。《认药白晶鉴》称:“粗日纳格有绿色、黄色、黑灰色等不同颜色,抹擦在铁上能使铁呈似铜的红色,置诃子汁之中使之变黑。”《无误蒙药鉴》谓:“岩生,色白或蓝、黄、黑灰色,状如土粪,抹擦于铁显铜的颜色,遇染料使之变黑。”并附有矿物形态图1幅。因附有其他杂物,显白色、黄色等颜色,黑矾应显各种绿色,以色黑缘为常见。蒙医沿用的黑矾形态特征基本符合本草描述,故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纳格粗尔即哈日-白邦(黑矾)。
中药材基原
为硫酸盐类矿物水绿矾的石块或化学合成品。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水绿矾Melanterite 单斜晶系。晶体短柱状,但不多见。通常为毛发状、纤维状、钟乳状、雪花状及土状等。颜色为各种不同之绿色。条痕白色。玻璃状光泽。透明至做透明。断口呈贝壳状。硬度2。相对密度1.8~1.9。性脆。易溶于水;味觉先涩而后甜。 常产于氧化带以下富含黄铁矿半分解矿石的裂隙中。产于河南、陕西、甘肃、新疆、山东、安徽、浙江、湖南等地。
栽培与养殖
采收加工
采得后,除去杂质。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本品为棱柱结晶或颗粒,半透明,显各种不同颜色:黄绿、苹果绿、蓝绿等。条痕白色。质松脆。无臭,味酸涩而微甜、有铁腥味。 以色绿、质松脆、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鉴别 ①取本品碎屑少许,水含氯醛装置,于生物显微镜下观察:无色透明,可见到贝壳状断口。 ②透射偏光镜下:无色或微带绿色。折光率:Ng=1.486,Nm=1.478,NP=1.471,低负突起。干涉色为绿-黄色。斜消光,Ng A C=43°。正延长符号。二轴晶。正光性。 理化鉴别 取本品约0.5g,溶于水中,过滤,①取滤液,如铁氰化钾试液,即生成蓝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稀盐酸中不溶,加氢氧化钠试液,即分解或棕色沉淀。(检查亚铁盐) ②取滤液lm1,加l%邻二氮菲的乙醇溶液数滴,即显深红色。(检查亚铁盐)③取滤液lm1,加氯化钡试液,即发生白色沉淀;沉淀在盐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检查硫酸盐)
化学成分
天然绿矾主要含硫酸亚铁(FeaSO4·7H2O),因产地不同,常含或多或少的铜、铝、镁、等杂物[1]。
药理作用
性味
味酸、涩,性平。效糙、燥。
功效
破痞,止腐。
主治
主治食痞,子宫痞,胃脘痞,口舌生疮,白喉炭疽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入丸、散。外用:研末,与其他药制成散剂,撒于患处,或与其他药制成散剂,浸温水中漱口。
注意事项
附方
1.治口腔糜烂 黑矾5g,诃子10g,枇杷叶15g。制成散剂。取适量,放温开水内漱口。(《蒙医药方汇编》三味黑矾散) 2.治血协日热偏盛,疮 单乌芽20g,卤盐、黑云香各5g,蟾肉、喜肉、棘豆、牛黄丁香贝齿炭、黑矾、黄矾(制)各10g。制成散剂。每次1.5~3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蒙医药方汇编》十一味草乌芽散)
制剂
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刘玉琴.矿物药.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496
苗药名出处
参考
《中华本草》蒙药卷
相关文章
黑矾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