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傣族医学 > 傣族医药 > 正文
薏苡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汉语拼音
Yi yi
傣药名
麻内牛
别名
喻雷留
中药材基原
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根。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薏苡 Coix lacryma-jobi L.var.ma-yuen(Romanet)StaPf 又名:赣《说文),屋菼《别录》,玉秫《杨氏经验方》,草菩提《草木便方》。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秆直立,高l~1.5m,丛生,多分枝,基部节上生根。叶互生,长披针形,长10~4Ocm,宽1.5~3cm,先端渐尖,基部宽心形,鞘状抱茎,中脉粗厚而明显,两面光滑,边缘粗糙。总状花序从上部叶鞘内抽出1至数个成束;雄小穗覆瓦状排列于穗轴之上部,自总苞中抽出,2~3枚生于各节上;雌小穗位于穗轴之基部,包藏于卵形硬质的总苞中,成熟时变成珠子状,灰白色或蓝紫色,坚硬而光滑,顶端尖,有孔,内有种仁。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于海拔 1400~2400m的温暖向阳坡地。我国南方各地有野生,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采收加工
秋冬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药材鉴别
化学成分
根含2-O-β一D-呲喃葡萄糖基一7一甲氧基一1,4-(2H)一苯咄并(口恶)嗪一3一酮[2-O-β-D-glucopyranosyl-7-methoxy1,4(2H)-benzoxazin-3-one][1],4一酮松脂酚(4-ketopinoresinol),丁香酚基丙三醇(syringyl glycerd),2,6一二甲氧基对氢醌一1-O-β一D-呲喃葡萄糖苷(2,6-dimethoxy-ρ-hydroquinone-1-O-β-D-glucopyranoside)[2],薏苡多糖(coixan)A、B、C[3]。
药理作用
抗炎作用 薏苡根中分出的6种苯并(口恶)咄酮类化合物中,化合物2、1抗炎作用较强,对刀豆球蛋白A(ConA)诱导的大鼠巨噬细胞组胺释放及免疫球蛋白E(IgE)诱导释放均有抑制作用。苯并(口恶)咄酮上2位游离羟基是其抗炎活性所必需的[1]。
性味
味甜、淡,性凉。入水塔。
功效
清火解毒,利水消肿排石。
主治
主治“拢牛”(小便热涩疼痛),“拢牛哈占波”(小便热涩疼痛,尿路结石),“领约缅”(性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 g。
注意事项
附方
1.治“拢牛”薏苡根50 g,,鸭嘴花树枝(去皮)20 g。煎汤内服。(景洪市傣医波为三验方) 2.治“拢牛”薏苡根 50 g小红稗根 50 g,木贼 50 g,胡椒7粒。水煎服。(《德宏傣药验方集(二)》) 3.治“拢牛哈占波”薏苡根 20 g,鸭跖草 20 g,倒心盾翅藤 20 g。煎汤内服。(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香验方) 4.治“拢牛哈占波”薏苡根50 g,白茅根30 g,棉花根20 g。煎汤内服。(景洪市傣医波为三验方) 5.治“领约缅”薏苡根 30 g,灰灰叶30 g,毛线柱苣苔30 g。煎汤内服。(景洪市傣医波温囡验方)
药物分类
植物药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Nagao T,et al.Phytochernistry,1985,24(12): 2959 [2]Otsuka H,et al.Phytochemistry,1989,28(3):883 [3]Takahashi M,et al.Planta Med,1986.(1):64 药理 [1]Otsuka H,et al.J Nat Prod,1988,51(1):74
傣药名与别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德宏)
参考
《中华本草》傣药卷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