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傣族医学 > 傣族医药 > 正文
番木瓜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汉语拼音
Fan mu gua
傣药名
麻贵沙保
别名
麻石菖蒲,马菖坡
中药材基原
木瓜科植物番木瓜的果实及根、叶。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番木瓜 Carica papaya 1. 软木质小乔木,高达8m。全株有乳汁。茎不分枝,有螺旋状排列的粗大叶痕。叶大,聚生茎顶,有长l叶柄,长常超过60cm,中空;叶片近圆形,常7~9深裂,直径可达60cm,裂片羽状分裂。花乳黄色,单性,雌雄异株;雄花排成长达lm下垂的圆锥花序,花冠下半部合生成筒状;雌花单生或数朵排成伞房花序,花瓣5,分离,柱头流苏状。浆果大,长圆形,长可达30~40cm,熟时橙黄色;果肉厚,黄色或黄红色,内壁着生多数黑色种子。花期全年。 生于海拔1800m以下的低热河谷、热坝区。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及云南南部均广泛栽培。
采收加工
果实全年可采,生食或熟食,或切片晒干;根、叶多鲜用。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果实长椭圆形或瓠形,长15~25cm,直径7~12cm;表面黄棕色或深黄色,有十条浅纵槽。果皮肉质,有白色浆汁。种子多数,椭圆形,外方包有多浆、淡黄色的假种皮,长6~7mm,直径4~5mm,种皮棕黄色,具网状突起。
化学成分
青果合多量水瓜蛋白酶(Papain)。果实含蔗糖(sucrose),转化糖等糖类,大量果胶,少量包括酒石酸(tartar-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在内的有机酸,维生素(vitamin) B1、B2、C,多种萝卜素(carotenoids)类化合物;果实乳汁及种子含微量番木瓜碱(carpaine);种子尚含旱金莲苷(ghcotropaeo-lin),叶含番木瓜碱,伪番木瓜碱(pseudocapaine)以及大量胆碱(choline)。另含皂苷,番木瓜苷(carposide)。其他尚含微量生物碱:烟碱(nicotine),可铁林(cotinine),米喔斯明(myosmine)。种子经酶水解产生异硫氰酸苄酯(henzyl isothiocyanate)[1]。
药理作用
1.蛋白酶作用 木瓜蛋白酶能帮助蛋白消化,亦可腹腔注射防治黏连,木瓜蛋白酶水溶液可溶解小血块,也能溶解黏稠的脓。未成熟果实的浆汁在炭疽病灶中能消化损伤组织,而健康组织不受影响。因此木瓜蛋白酶可用于有坏死组织的创伤及慢性中耳炎,用作溶解白喉伪膜以及烧伤时酶性清创。木瓜蛋白酶是有效的抗原,无论吸入、内服、注射及局部应用均能发生过敏[1]。 2.抗生育作用 番木瓜种子氯仿提取物给雄性大鼠灌服能明显抑制副睾尾精子活力[2]。雄性大鼠长期给番木瓜种子水提取物,无论灌服或肌注,都能引起大鼠可逆的不育作用,而对性欲及毒理学方面无不良反应[3]。 3.抗肿瘤作用 番木瓜碱对淋巴性白血病L1210具有强烈的抗癌活性,对淋巴性白血病P388和艾氏腹水癌则有适度抗癌活性[1]。 4.抗菌和抗寄生虫作用 番木瓜的肉、种子、果浆以琼脂平皿法试验,显示可抗多种肠道病原菌[4]。番木瓜乳液可抑制白念珠菌生长[5]。番木瓜碱有杀灭阿米巴原虫的作用,浆汁及木瓜蛋白酶用于驱除绦虫、蛔虫及鞭毛虫。从种子分离出的异硫氰酸苄酯有驱蛔作用[1]。 5.其他作用 静注木瓜蛋白酶可引起组胺释放,延长凝血时间,发生休克,果浆中获得的蛋白质有显著的抗凝作用。番木瓜碱可引起家血压下降[1]。番木瓜碱能降低大鼠心脏搏出量和心脏功能[6]。番木瓜碱抑制、兔及豚鼠肠管平滑肌,果实的浆汁对豚鼠子宫有明显的加强收缩作用[1]。 6.毒性 番木瓜碱对中枢神经有麻痹作用,对小鼠及兔子中毒末期引起轻度痉挛,中毒死因主要是呼吸麻痹与心脏功能障碍[1]。
性味
味甜、微涩,性凉。入水、风、土塔。
功效
健胃,通气血,止疼痛。
主治
主治“接崩短嘎,冒开亚毫”(脘腹胀痛,不思饮食),“贺接贺办”(头痛头昏),“贺接冒开”(顽固性头痛),“拢梅兰申”(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痛,屈伸不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果实25~50g。外用:根、叶适量,捣敷;或取汁擦;果实一个,剖开敷或供热敷于患处。
注意事项
附方
1.治“接崩短嘎,冒开亚毫”番木瓜50g。煎汤,送服黄药散(雅朋勒)。 2.治“贺接贺办”番木瓜根、叶各适量,加少许松香,捣烂取汁搽头部。 3.治“贺接贺办”,“贺接冒开”番木瓜剖成两半,把黑种草子适量研粉撒入果肉,外敷头部。 4.治“拢梅兰申”番木瓜置于火上烘热,外敷患处。(1~4方出自景洪市名傣医康郎仑验方)
药物分类
植物药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一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38 药理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2408 [2]Lohiya N K,et a1.Indian J Exp Biol,1992,30(11):1051 [3]陈惠芳.中草药,1995,26(2):82 [4]Osato J A,et a1.1ife Set 1993,53(17):1383 [5]Giordani R,et a1.Mycoses,1991,34(11~12):469 [6]Hornick C A,et a1.Res Cummun Chem Pathol and Pharmacol,1978,22(2):277
傣药名与别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西双版纳)、(德宏)
参考
《中华本草》傣药卷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