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Han dong gua
|
傣药名 | |
别名 | 八闷
|
中药材基原 | 为桦本科植物尼泊尔桤木的树皮、寄生和根。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尼泊尔桤木 Alnus nepalensis D.Don.
落叶乔木,高约10m。枝条有棱,树皮粗糙,幼枝有黄色短柔毛。时近革质,倒卵形、卵形、长卵形或宽椭圆形,长4~16cm,宽2.5~10cm,近全缘或有细锯齿,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侧脉8~16对;叶柄长l~25cm。花单性;雄花为葇荑花序,多数,下垂。果序极多数,排列成圆锥状;果苞木质,长约4mm,先端5浅裂;翅果长约2mm,膜质翅宽为果的1/2或与果等宽。花期6~10月,果期次年3~5月。
生于海拔1200~3200m的山坡林中、河边阴湿处。分布于广西、贵州、四川、云南和西藏等地。
|
采收加工 | 全年可采,采树皮、根及其寄生洗净,切碎晒干备用,或用鲜品。
|
药材鉴别 | |
化学成分 | 根含羽扇豆醇(lupeol),白桦脂醇(betulin),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蒲公英赛醇(taraxerol),蒲公英赛酮(taraxerone),β一谷甾醇(β-sitosterol)[1]。
|
药理作用 | |
性味 | 味苦、涩,性凉。入水、土塔。
|
功效 | 清火解毒,生肌敛疮,涩肠止泻,调补水血,止血,利胆退黄。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树皮10~30g;寄生15~30g;根30g。外用:树皮适量,用水磨汁搽;或研粉撒。
|
注意事项 | |
附方 | |
药物分类 | 植物药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Talapatra S K,et a1.J Indian Chem soc,1983,60(2):203
|
傣药名与别名出处 | 《西双版纳傣药志》、(德宏)
|
参考 | 《中华本草》傣药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