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Zhu ma
|
傣药名 | 办藤
|
别名 | |
中药材基原 |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苎麻 Boehmeria mivea(1.) Gaud.又名:纤《诗经》,天青地白草、川绵葱、野苎麻(王安卿《采药志》),银苎、天名精《纲目拾遗》,园麻、线麻、白苎麻、山麻、红苎麻《中药大辞典》。
多年生草本,高达2m。茎直立,分枝,有柔毛。单叶互生,阔卵形或卵圆形,长7~15cm,宽6~14cm,先端渐尖,边缘有粗锯齿,基部浑圆或阔楔形,上面绿色,粗糙,下面除叶脉外全部密被白色绵毛;托叶锥尖形,脱落;叶柄有柔毛。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小成束,为腋生的圆锥花序;雄花黄白色,花被4片,雄蕊4;雌花淡绿色,花被4片,紧抱子房,花柱1。瘦果细小,椭圆形,长约1.5mm,集合成小球状,上有毛,花柱突出。花期6~8月,果期9~11月。
生于山坡、路边。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江西、台湾、浙江、湖北、四川及甘肃、陕西、河南等地,野生或栽培。
|
采收加工 | 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
药材鉴别 | 性状鉴别 根略呈纺锤形,稍膨大,长约10cm,直径1~1.3cm;表面灰棕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有时皮孔横向连接;断面粉性,无髓。气微,味淡,有黏性。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木栓层为5~6列水栓细胞,韧皮部狭窄,韧皮纤维较少,韧皮射线不明显;木质部主为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导管稀少;无髓。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止血作用 用野苎麻的提取物浸泡大、小鼠尾端的人工创面,可使出血量减少,出血时间缩短。如给小鼠口服或腹腔注射,也可得到同样的效果。家兔肌内注射提取物后,凝血时间缩短,但血小板计数未见明显变化。用浸有提取物的药棉覆盖于大鼠的肝、肾伤口,未见明显的止血作用[1]。
|
性味 | 味甘,性凉。入水、风塔。
|
功效 | 根:清热解毒,利尿;叶:止血止痛,解毒,消肿。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根、叶各20~30g。外用:适量,叶捣烂敷;或根磨水搽。
|
注意事项 | |
附方 | 1.治“说凤令兰”苎麻根和叶30g。煎汤,含漱。(勐腊县傣医波儿验方)
2.治“接腰,习优哦勒”苎麻根20g。煎汤内服。(景洪市傣医刀新民验方)
3.治“办改泵”苎麻叶适量。捣烂,炒热,包敷患处。
4.主治“吾多”苎麻根适量。磨于水,擦伤口。
5.治“割鲁了勒约”苎麻根20g,胡椒5g,小姜5g,荜茇5g。捣细粉,置黑鸡腹内,煮熟,服食。 (3~5方出自景洪市傣医波罕亮验方)
乡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南京药学院,等.江苏药材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65.130
[2]Watt J M.Medicinal and Poisonous Plants of Southern and EasternAfrica 2Ed 1962:1042,1141
[3]中冲太七郎,等.药学杂志(日),1957,77(1):112
[4]Samtos M C,et a1.C A,1988,109:70360k
[5]Elvira B.Marizanilla,et a1.C A,1962,57:2594f
药理
[1]河北新医大学.止血、烧、烫伤技术资料汇集.1971.21
|
药物分类 | 植物药
|
参考文献 | |
傣药名与别名出处 | 《西双版纳傣药志》
|
参考 | 《中华本草》傣药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