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傣族医学 > 傣族医药 > 正文
老鼠黄瓜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汉语拼音
Lao shu huang gua
傣药名
麻弄火
别名
中药材基原
葫芦科植物茅瓜的根和叶。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茅瓜 Solena amplexicaulis(Lain.)Gandhi. 多年生柔弱草质藤本,长0.5~2m。有不分枝的卷须。块根呈纺锤状,茎粗1.5~2cm。叶互生,多形,长4~15cm,由狭三角状披针形至阔三角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有角或分裂成3~5裂,基部1对裂片常向下延伸而成各种形状,扩展或彼此稍交迭,基部阔心形或狭心形或戟形,上面极粗糙而有小白点,纸质。花单性,白色,雌雄异株;雄花为具柄的伞房状花序,花极小,几无毛或略被小毛,萼管短,萼齿5,花冠黄色,5深裂,雄蕊3枚,花药分离;雌花单牛于叶腋,花萼、花冠与雄花同,子房矩圆形,花柱3枚。果实纺锤形.长1.8~4cm,熟时橙红色。种子倒卵形,稍扁。花期5~8月,果期8~12月。 生于海拔500~270Om的旷野荒草灌木丛中。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台湾和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
秋、冬季控取根,洗净晒干备用;鲜品根、叶随用随采。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块根纺锤形或纺锤状圆柱形,长10~15cm,直径0.8~2cm,下部有时分枝。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较平滑,有多数近椭圆形的横长突起。断面粉性或稍纤维状。气微,味淡、微苦。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柱层为5~18列细胞,石细胞层1~4列细胞断续排列成环;木质部导管5~25个成群,直径35~85(~135)μm,周围有8~25列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中央可见近星状的初生木质部。薄壁细胞中有多数淀粉粒。
化学成分
块根含酮,酸,甾体,二十四烷酸 (lignocericacid),二十三烷酸(tricosanolc acid),山萮酸(behenic acid)[1],7-豆甾烯醇(△7-stigmastenol),葫芦箭毒素(calebassine)B,瓜氨酸(citrulline),精氨酸(arginne),赖氨酸(lysine),γ一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谷氨酸(gin-tamic acid)等、还含钾、镁、钙、磷、钡、钛、锰、钻、铬、铜、镍、锶。等元素[2]。
药理作用
毒性 块根水冷浸液给小鼠口服的LD50为10.84g(生药)/kg。加热后毒性不减,LD50.为11.55g(生药)kg[1]。
性味
味苦,气腥,性凉。入风、火塔。
功效
清火解毒,止咳,消肿止痛,凉血止血。
主治
主治“兵哇皇,唉”(风热感冒咳嗽),“拢沙龙接火”(咽喉肿瘤),“哈勒”(吐血),“贺接”(头痛),“兵洞烘洞飞暖”(皮肤瘙痒,斑疹,疥癣,湿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根10~15g;叶10~20g。外用:根或叶适量,捣烂敷。
注意事项
附方
1.治“兵哇皇,唉”,“拢沙龙接火”,“哈勒”老鼠黄瓜根10g。煎汤内服。(景洪市傣医波的应验方) 2.治“贺接”老鼠黄瓜叶20g,玉米秆15g,四棱豆根15g。捣烂,包敷颈部及患处。(景洪市名傣医康郎仑验方) 3.治“兵洞烘洞飞暖”老鼠黄瓜鲜根适量。用水磨汁,外擦。(《西双版纳傣药志》)
药物分类
植物药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广东中药志》编辑委员会、广东中药志.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4.114 [2]楼之岑,等.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天花粉(第3册).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681 药理 [1]楼之岑,等.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花粉类(第3册).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732
傣药名与别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
参考
《中华本草》傣药卷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