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Yun nan luo fu mu
|
傣药名 | 麻三端
|
别名 | |
中药材基原 |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云南萝芙木Rauvolfla yunnanensis Tsiang
常绿灌木,高1~2m。根外皮较厚,松泡,纵纹粗糙,有侧根多条。茎多分枝,老枝淡灰褐色,有稀疏的圆点状黄色皮孔,幼枝绿色,有棱角,枝条折断有乳汁流出。叶3~4片轮生,有时对生,叶柄短平;叶片膜质,长方椭圆形,少为披针形,长6~30cm,宽1.5~9cm,先端渐尖,基都楔形,全缘或微波状,干时淡绿色,侧脉无皱纹。聚伞花序通常腋生,花序密,花多达150朵;花萼小,齿浅而小;花冠管内面被浓密的长柔毛,上部5裂,裂瓣椭圆形,向外展开或折叠;雄蕊5,花丝短;心皮2,子房卵形,分离,花盘杯状,花柱细长。果实核果状,长椭圆形,成熟时红色。花期3~12月,果期5月至翌年春季。
生于海拔600~1300m的山中林下、林缘灌丛中。分布于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
栽培要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潮湿环境,以肥沃而由石灰岩风化形成的红壤土为佳。
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播种在8~9月种子成熟时进行,先用40~45℃温水浸种,使其自然降温,冷却后继续浸12h即可播种。选背面朝东、山坡下或水沟边,保水力强的壤上或砂质壤上,精耕细耙,除净草根,按等高线作宽1.2~1.3m,长8~10m,高17~20cm的高畦。按行距17cm开沟,每隔3cm左右放火种子3~4粒,每1bm插播种量为90~112.5kg,播后覆盖焦泥灰3cm厚,畦面盖草。定植要经1年以上,在立春至春分之间,按行株距lm×1m挖穴,边挖苗边栽植。
田间管理 播种后15~20d发芽,应及时揭草,并经常浇水,由于幼苗生长很慢,须除草松土。如叶片呈黄色或黄绿色,可施稀薄粪水或硫酸按,一般苗高7~10cm,具5~6片真叶时开始施肥,为满足萝芙木喜阴特性,定植后及时栽植多年生高大荫蔽植物,如芭蕉或番木瓜等。
|
采收加工 | 野生品全年可采;栽培品于定植后2~3年的10~11月采挖,将根挖出,洗净,砍成10~16cm长段,晒干备用。
|
药材鉴别 | 性状鉴别 很圆柱形,略弯曲,长15~50cm,直径0.7~2cm,少分枝;表面发黄、灰棕或灰褐色,多数根的外表松软,易成裂片状,剥落后可见黄色皮部或黄色木部。质坚脆,折断面较平坦。
显微鉴别 报横断面:皮层和韧皮部有分泌细胞和方晶散在,木射线宽l~3列细胞,射线细胞大巨明显,近形成层处射线细胞为扁长方形,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并含淀粉粒。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样品粉末1g,加10ml混合溶剂(乙醚一氯仿一95%乙醇为6:16:5)及lml水,振摇后室温浸泡过夜,过滤后浓缩至干,加0.5ml氯仿溶解,点于径向纤维素板上(点样前先将板放在15%甲酸胺内酮溶液中浸过,并待丙酮挥干),以利新胺、利舍平为对照,以石油醚(90~120 ℃)一四氯化碳一甲酸胺(12:8:0.5)上层液加O.5ml无水乙醇为展开剂,展距18.5cm,置紫外灯下检视,利新肢显蓝绿色带,利舍平显亮黄绿色带。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1.对心血管的作用 云南萝芙木根总碱3mg/kg静注使麻醉猫血压下降,心率变慢,刺激迷走神经和胫骨神经向中端引起的加压反射减弱[1]。云南产萝芙木根总碱1~10mg/kg ip,连续10d,使原发型、神经原型及肾型高血压犬血压下降,血浆胆碱酯酶活力也下降。利舍平0.01mg/kg注,在使肾型高血压犬血压下降时,也出现胆碱酯酶活力的降低[2]。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利舍平3mg/kg ip,可延长小鼠环己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3]。利舍平0.005~0.03mg/kg注,连续4~15d,使犬的唾液分泌阳性条件反射量降低30.005mg/ks或0.01mg/kg时,动物血压尚无明显改变,而条件反射的变化小剂量改善很明显,大剂量使分化解除。这表明大脑皮质比皮质下中枢对利血乎更为敏感[4]。利舍平0.8mg/kgip,一次给药或重复给药,可促进条件性回避反应的获得,但抑制记忆的巩固[5]。
3.抗肿瘤 利舍平2.5mg/kg ip,能协同长春花碱、丝裂霉素等对小鼠白血病L1210的抑制作用[6]。
|
性味 | 味苦,性凉。有小毒。入水塔。
|
功效 | 清火解毒,除风止痛。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内服:10~15g,煎汤;或适量磨水服。外用:适量,磨水擦。
|
注意事项 | 不宜多服,久服。本品有小毒,过量可致恶心、头晕。
|
附方 | |
药物分类 | 植物药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冯孝章,等.医药学报,1981,16(7):510
[2]吴寿金,等.中草药,1981,12(9):385
药理
[1]邓士贤,等.药学学报.1959,7(9):327
[2]金国章,等药学学报,1959,7(9):346
[3]徐丽娜,等.生理学报,1961,24(3一4):151
[4]杨永宗,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2,10(3):216
[5]杨永宗,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3,11(4):298[6」 Miyamoto K,etaL(” A,1980,93,125660s
|
傣药名与别名出处 | 《西双版纳傣药志》
|
参考 | 《中华本草》傣药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