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Shi yan
|
傣药名 | 哥
|
别名 | |
中药材基原 | 为海水或盐井、盐池、盐泉的盐水,经晒、煎后使水分蒸发形成的结晶体。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
采收加工 | |
药材鉴别 | 性状鉴别 本品为立方体形、长方形或不规则多棱形晶体。纯净者,无色透明;通常呈白色或灰白色,半透明。具玻璃样光泽。体较重,质硬,易砸碎。气微,味咸。露置空气中易潮解。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无色火焰上燃烧,火焰呈鲜黄色。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性味 | 味咸,性平。入四塔。
|
功效 | 清火凉血,解毒,降逆,止痛。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内服:泡酒或调服,3~6g。外用:适量,包敷、外擦或熏蒸。
|
注意事项 | 水肿病禁用。
|
附方 | |
药物分类 | 矿物药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杨松年,等中国矿物药图鉴.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30
|
傣药名与别名出处 | 《西双版纳傣药志》
|
参考 | 《中华本草》傣药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