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
年份 | naangh nzung miev
|
别名 | 扣子草、宁痈草、称砣草
|
来源 |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平卧草本,全体被白色柔毛,节上生根。单叶互生,圆卵形,心形或卵形,长0.8~1.6厘米,宽0.6~1.8厘米,顶端钝圆或急尖,基部斜心形,边有牙齿。花紫色,合生,5裂;单生于叶腋或与叶对生。浆果熟时紫红色,椭圆状球形,种子多数,细小,鲜红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
生态分布 | 生于较湿润的山坡、路旁、田基边。产于广西各地县市;分布于西南、华南、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台湾等省份。
|
采集加工 | 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备用。
|
性味 | 味苦、辛,性平。
|
功效 | 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
传统应用 | |
用法用量 | 10~30克,水煎服或鲜草捣烂调第二次洗米水,取汁服;外用适量捣敷。
|
方例 | 1.白浊 囊中咪(铜锤玉带草)鲜全草30克,捣烂调第二次洗米水,取汁服。
|
化学成分 | |
药理 |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
药理参考文献 |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