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
年份 | liangh niauv hlauv
|
别名 | 了刁竹、瑶山竹、生竹、寮刁竹
|
来源 | 萝藦科植物徐长卿Cynanchum paniculatum(Bunge)Kitagawa的全草。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缩根草本,高达1米。茎不分枝,有多数须根,深黄褐色,有香气。单叶对生,披外形至条形,长5~13厘米,宽5~15毫米,两端锐尖,边全缘。花黄绿色;圆锥花序生于顶部叶腋内。蓇葖果单生,刺刀形;种子长圆形,顶端有白绢质种毛。花期秋季,果期冬季。
|
生态分布 | 生于山坡草丛中。产于广西桂林、柳州、玉林、容县等县市;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
采集加工 | 夏秋季采,洗净鲜用或阴干备用。
|
性味 | 味辛,性温。
|
功效 | 解毒,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活血散瘀,祛寒,镇静止痒。
|
传统应用 | |
用法用量 | 6~15克,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适量浸酒搽或水煎洗。
|
方例 | |
化学成分 | |
药理 | l.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1)镇痛作用 徐长卿5g/kg或10g/kg给小鼠腹腔注射,10min出现镇痛作用,1h后仍未消失[1]。牡丹酚也可使小鼠痛阈提高。但有人证明,除去牡丹酚的徐长卿药液也能延长疼痛反应时间,提高痛阈和镇痛率[2]。 (2)镇静作用 牡丹酚可使动物自发活动明显减少,并随剂量增加而作用增强;能明显抑制咖啡因所致兴奋,又能延长睡眠时间和巴比妥对动物的麻醉周期,并具有抗惊厥作用[3]。光电管法和抖笼法试验证明,去牡丹酚徐长卿注射液5g/kg小鼠腹腔注射亦能显著减少自发活动,但不能延长巴比妥类催眠药的睡眠时间[1]。 (3)解热作用 用牡丹酚口服,对伤寒菌苗静注引起的小鼠发热有明显解热作用,给药30min达高峰,持续3h[4]。对小鼠三联疫苗所致发热,也有解热作用[5]。 2.抗心律失常 牡丹酚于100μg/ml浓度即可显著抑制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并随浓度增大而增强。50μg/ml~400μg/ml能显著抑制乳鼠心肌细胞快相及慢相45Ca2+摄取,400μg/ml牡丹酚的作用强度与10μmol/ml的维拉帕米相似。50μg/ml,100μg/ml牡丹酚对钙反常心肌细胞45Ca2+的摄取也显著抑制,250μg/ml则可使CaP细胞内过氧化脂质含量降至正常水平。此外,牡丹酚还能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幅度、时程及VMax显著抑制[6,7]。 3.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 牡丹酚于50μg/ml、100μg/ml及200μg/ml浓度,能显著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抑制此时大鼠血小板5-羟色胺(5-HT)的释放。牡丹酚还能抑制内毒素、胶原、二磷酸腺苷诱导的大鼠或人血小板聚集,牡丹酚能使兔血小板内cAMP含量升高,可能是其抗血小板聚集的机制之一。此外,牡丹酚还可显著延长内毒素所致纤维蛋白凝固时间[8,9]。 4.抗菌作用 试管稀释法证明,徐长卿全植物煎剂1:4对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1:2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10]。牡丹酚在体外,1:15000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1:20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11]。 5.毒性 牡丹酚小鼠静注、腹腔注射、口服给药后观察48h,其LD50分别为196mg/kg、781mg/kg,3430mg/kg[12]。小鼠单次腹腔注射观察72h其LD50为:牡丹酚磺酸钠6.9g/kg,牡丹酚油剂为735mg/kg;牡丹酚磺酸钠30mg/kg、60mg/kg,100mg/kg和200mg/kg静注,对麻醉犬的血压、呼吸频率、心率及心电图均无明显影响[5]。妊娠小鼠腹腔注射牡丹酚,对其心、肝、肾和生殖系统毒性较小[13]。剂量为200mg/kg、400mg/kg时对胎存、胎仔数和骨骼发育无明显影响;牡丹酚磺酸钠60mg/kg、200mg/kg家兔静注,连续30d,解剖除大剂量组胃黏膜增生、假膜水肿外,各脏器未见异常病理改变。牡丹酚0.7g/kg口服可使眼分泌物稍增加,眼黏膜充血[14]。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1]林玉旋等:《药学学报》,1963,10(9):576。 [2]楼凤昌等:《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9,20(3):167。 [3]Sugama K,et al.Chem Pharm Bull,1986,34(11):4500. [4]Sugama K,et al.Phtochemistry,1988,27(2):3984. |
药理参考文献 | [1]河北新医大学:《新医药研究》,1975,(1):36。
[2]《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699。
[3]江熟平等:《中国中药杂志》,1994,19(5):311。
[4]原田政敏等:《药学杂志》(日),1969,89:1205。
[5]王爱宝等:《中草药》,1983,14(10):458。
[6]唐景荣等:《中国中药杂志》,1991,(9):557。
[7]唐景荣等:《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91,5(2):108。
[8]石琳等:《中国药理学报》,1988,9(6):555。
[9]郑俐俐泽:《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4,(3):53。
[10]王浴生等:《中药药理与应用》,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904。
[11]太田达男等:《医学中央杂志》(日),1963,184:125。
[12]原田政敏等:《药学杂志》(日),1969,89:1205。
[13]吴波等:《辽宁中医杂志》,1980,(4):43。
[14]李群爱:《中草药》,1988,19(6):276.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