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
年份 | fiuv hmei siv
|
别名 | 细红藤
|
来源 | |
形态特征 | 常绿木质藤本。茎枝无毛,有多数细条纹。单叶互生,卵状椭圆形,椭圆形,长2.5~8厘米,宽1~5厘米,顶端急尖,基部钝,全缘或微波状,基出脉3条。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由3~5朵组成聚伞花序,腋生,总花梗有绒毛,有退化雄蕊6至多个;雌花常退化,仅具1花,有退化雄蕊6,心皮3,花柱短,压扁。核果近球形。花期5~6月。
|
生态分布 | 生于河岸、林边灌木丛中。产于广西龙州、防城、金秀、钟山、富川等县市;分布于广东、福建等省份。
|
采集加工 | 全年可采,晒干备用。
|
性味 | 味苦,性凉。
|
功效 | 凉血止血。
|
传统应用 | |
用法用量 | 15~30克,水煎服;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
方例 | |
化学成分 | 含无羁萜。根含异小檗胺、防已诺林碱[1]。
|
药理 |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1]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一册),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73。
|
药理参考文献 |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