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
年份 | nyaaih giev
|
别名 | 黑脚蕨、乌脚鸡、铁线草、黑骨芒萁
|
来源 | |
形态特征 | 植株高20~50厘米,根状茎短,直立或斜出,密被棕色披针形的鳞片。叶丛生,直立,除叶轴和羽轴上面有密红棕色短刚毛外,余无毛,叶柄紫黑色,有光泽;叶片扇形,长10~25厘米,宽8~20厘米,2~3回不对称的二叉分枝;末回小羽片扇状楔形或斜四方形,外缘全缘或具浅裂齿,内缘全缘。孢子囊群长圆形,生于末次小羽片外缘背面,囊群盖由叶缘反卷而成。
|
生态分布 | 生于山沟、林下阴湿酸性土中。产于广西各地县市;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浙江等省份。
|
采集加工 | 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
性味 | 味微苦,性凉。
|
功效 | 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湿消肿,续筋驳骨。
|
传统应用 | |
用法用量 | 15~30克,水煎服,或鲜叶捣烂调冷开水取汁服;外用适量捣敷。
|
方例 | |
化学成分 | 全草含黄酮甙,酚类,有机酸,氨基酸,糖[1]。
|
药理 |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1]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三册),第一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637。
|
药理参考文献 |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