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
年份 | domh maatc taatv miev
|
别名 | 豨莶草、黄花草
|
来源 | 菊科植物豨莶Siegespeckia orientalis L.的全草。
|
形态特征 |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100厘米,全体被白色柔毛。单叶对生,茎中部为三角状卵形或卵状被针形,长4~10厘米,宽1.8~6.5厘米,顶端短尖,基部截形或楔形,下延成翅状柄,边有不规则的浅齿或粗齿,两面被毛,下面有腺点。花黄色,杂性;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排成圆锥状。瘦果倒卵形,有4棱,黑色,无冠毛。花期8~10月,果期9~12月。
|
生态分布 | 生于路边、村旁、荒野地上。产于广西贺州、昭平、藤县、岑溪、博白、龙州、隆安、天等、靖西、金秀等县市;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各省份。
|
采集加工 | 夏秋季花开前来,切段晒干备用。
|
性味 | 味苦,性寒。有小毒。
|
功效 | 祛风解表,行气止痛,消肿散瘀,凉血平肝,降血压。
|
传统应用 | |
用法用量 | 15~60克,水煎服;外用适量捣敷。
|
方例 | |
化学成分 | 1.豨莶 茎中含9β-羟基-8β-异丁酰氧基木香烯内酯,9β-羟基-8β-异丁烯酰氧基木香烯内酯,8β-异丁酰氧基-14-醛基-木香烯内酯,14-羟基-8β-异丁酰氧基木香烯内酯,9β,14-二羟基-8β-异丁酰氧基木香烯内酯,8β-异丁酰氧基-1β,10α-环氧木香烯内酯,9β-羟基-8β-异丁酰氧基-1β,10α-环氧木香烯内酯,8β,9β-二羟基-1β,10α-环氧-11β,13-二氢木香烯内酯,14-羟基-8β-异丁酰氧基-1β,10α-环氧木香烯内酯,15-羟基-9α-乙酰氧基-8β-异丁酰氧基-14-氧代-买兰坡草内酯,9α,15-二羟基-8β-异丁酰氧基-14-氧代-买兰坡草内酯,15-羟基-8β-异丁酰氧基-14-氧代-买兰坡草内酯,19-乙酰氧基-12-氧代-10,11-二氢牻牛儿基橙花醇,19-乙酰氧基-15-氢过氧-12-氧代-13,14E-去氢-10,11,14,15-四氢牻牛儿基橙花醇,19-乙酰氧基-15-羟基-12-氧代-13,14E-去氢-10,11,14,15-四氢牻牛儿基橙花醇,2β,15,16-三羟基-对映-8(14)-海松烯-[2β,15,16-trihydroxy-ent-pimar-8(14)-ene],15,16-二羟基-2-氧代-对映-8(14)-海松烯[15,16-dihydroxy-2-oxo-ent-pimar-8(14)-ene],15,16,18-三羟基-2-氧代-对映-8(14)-海松烯[15,16,18-trihydroxy-2-oxo-ent-pimar-8(14)-ene],1α-乙酰氧基-2α,3α-环氧异土木香内酯[1]。
2.毛梗豨莶 全草含豨莶精醇、豨莶甙、豨莶新甙[2]。茎中含奇任醇、16-乙酰基奇任醇、异亚丙基奇任醇[3]。
|
药理 | 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豨莶草煎剂腹腔注射对小鼠免疫功能实验表明,用药组胸腺萎缩变薄,分叶不清,小鼠生长缓慢,结合淋巴细胞绝对值减少和Ea、Et玫瑰花结形成率下降,说明对小鼠细胞免疫有明显抑制作用。脾脏重量减轻,血清抗体滴度降低,细胞内DNA和RNA吖啶橙荧光减弱,表明对体液免疫有抑制作用。给药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下降、血清溶菌酶活性降低,提示对非特异性免疫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 2.抗炎作用 豨莶草水煎剂或醇浸剂口服5g/kg、10g/kg,对大鼠甲醛性、蛋清性足肿无明显抑制作用,但分离的成分16β,17-二羟基-19-贝壳松酸对蛋白热凝固法和大鼠足肿法证明有抗炎作用,16αH,17-羟基-19-贝壳松酸和16αH-16,19-贝壳松二酸也有抗炎作用[2]。 3.降压作用和血管扩张作用 豨莶草水浸液、乙醇-水浸液和30%乙醇浸出液有降压作用。豨莶草提取液使保留神经的兔耳血管扩张,并阻断刺激神经引起的收缩血管反应,对离体兔耳血管则无舒张作用,也不能对抗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反应[3]。肾性高血压大鼠每日服16β,17-二羟基-19-贝壳松酸50mg/kg,连服10d,也有降压作用[2]。 4.抗血栓形成及对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静脉注射豨莶草水煎醇沉液对家兔血栓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51.41%,作用强度与维脑路通相当。豨莶草液对小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后血液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4]。 5.毒性 豨莶草水煎液小鼠静脉注射LD50为45.54g/kg±1.44g/kg,小鼠腹腔注射最大耐受量为人用量的400倍[4]。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1]Zdero C,et al.Phytochemistry,1991,30(5):1579. [2]董祥英:《药学学报》,1989,24(11):833。 [3]Liu K,et al.Planta Med,1991,57(4):395. |
药理参考文献 | [1]卜长武等:《中国中药杂志》,1989,14(3):172。
[2]Han K D,et al.C A,1976,84:130259m.
[3]黄弘轩等:《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79,5(3):17。
[4]蒋林等:《广西中医药》,1990,13(4):44。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