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瑶族医学 > 瑶族药学 > 正文
铜刹攀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一级分类
常用植物药
二级分类
分类
年份
domh sah paan
别名
竹夹菜、竹壳菜、竹叶菜、鹅儿菜
来源
鸭跖草科植物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的全草。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茎多分枝,下部匍匐生根。单叶互生,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8厘米,宽1.5-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下延成鞘状,边全缘。花深蓝色,数朵生于一个顶生、压扁、折叠状的佛焰苞内,开花时略伸出苞外。蒴果椭圆形,熟时2瓣裂。花期4-6月,果期8-10月。
生态分布
生于田边、路旁、山间、水沟附近湿润处。产于广西三江、钟山、贺州、金秀等县市;分布于云南、甘肃以东的南北各省份。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
味甘、淡,性微寒。
功效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瘀,祛风除湿,止血。
传统应用
感冒发热、咽喉肿痛、急性胃肠炎、肺热咳嗽、心脏病、心力衰竭、腹部痞块、吐血、衄血、尿路感染、小便不利、尿路结石、肾炎水肿、心脏病水肿、脚气浮肿、热淋、白浊、白带、血崩、关节肿痛、筋骨疼痛、疮肿毒、目赤肿痛、口疮舌烂、麦粒肿、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15-60克,水煎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捣敷。
方例
1.水肿、腹水 铜刹攀(鸭跖草)鲜品30~60克,水煎,每天1剂,分2次服。
化学成分
全草含左旋-黑麦草内酯,无羁萜,β-谷甾醇[1]。对-羟基桂皮酸,萝卜甙和D-甘露醇及正三十烷醇[2]。地上部分含生物碱:1-甲氧羰基-β咔啉,哈尔满及去甲哈尔满[3]。花瓣含花色甙,鸭跖黄酮甙[4]。丙二酸单酰基-对-香豆酰飞燕草甙[5]及鸭跖兰素等,鸭跖兰素是由丙二酸单酰基-对-香豆酰飞燕草甙(M)、鸭跖黄酮甙(F)及镁原子组成的复合分子,可表示为[(M)6(F)6Mg2][6]。
药理
1.抗菌作用  鸭跖草水煎液试管法试验表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250g/L,对白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的MIC为500g/L,而对绿脓杆菌药物浓度达1×103g/L,未见有抑菌作用[1]。其抗菌有效部位为乙酸乙酯部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伤寒杆菌的MIC均为104μg/ml。有效抗菌成分为对-羟基桂皮酸[2]。鸭跖草地上部分甲醇提取物对引起龋齿的变异链球菌有杀灭作用。1-甲氧羰基-β-咔啉、哈尔满和去甲哈尔满对该菌的MIC为100μg/ml[3]。
2.抗内毒素作用  鸭跖草煎液体外试验结果表明,作用1h和4h的最低抗细菌内毒素浓度分别为32g/L和16g/L[1]。
3.抗炎作用  鸭跖草煎液小鼠灌服20g/kg,对二甲苯致耳廓炎症的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抑制率为41.18%(P<0.01)[1]。
4.镇痛作用  鸭跖草煎液小鼠分别口服20g/kg和10g/kg,对醋酸扭体法的镇痛率,与蒸馏水比较分别为59.98%和45.69%。热板法试验发现给药后1h有明显的镇痛效果[1]。
5.止咳作用  小鼠氨水致咳试验中,石油醚和甲醇部分为止咳有效部分,500mg/kg剂量时,石油醚部分半数咳嗽喷雾时间(EDT50)为18.88s,R为145.9%;甲醇部分EDT50为22.65s,R为175.0%.D-甘露醇为止咳有效成分[2]。
6.毒性  鸭跖草水煎液小鼠灌胃的最大耐受量大于80g/kg[1]。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1]Baek S,et al.C A,1990,113:148927e.
[2]唐祥怡等:《中国中药杂志》,1994,19(5):297。
[3]Baek K,et al.C A,1993,118:251132u.
[4]Kosaku T,et al.C A,1967,67:99951d.
[5]Goto T,et al.C A,1984,100:48561u.
[6]Kondo T,et al.Nature,1992,358(6386):515.
药理参考文献
[1]吕贻胜等:《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5,30(3):244。 [2]唐祥怡等:《中国中药杂志》,1994,19(5):297。 [3]Bae K,et al.C A,1993,118:251132u.
附注
出处
中国瑶药学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