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
年份 | meih zin ndiangx
|
别名 | |
来源 | 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的根、树皮、叶、果实。
|
形态特征 | 常绿乔木,高4-8米。最高可达15米,小枝无毛,有皮孔。单叶互生,革质,卵形、宽卵形、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6-15厘米,宽3-7厘米,顶端急尖,基部圆形,边全缘,无毛。花白色;圆锥花序项生;花萼钟状,顶平截。核果长圆形,微弯曲,成熟时蓝黑色。花期6-8月,果期9-11月。
|
生态分布 | 生于混交林或林缘。产于广西百色、河池、桂林、柳州、南宁等地县市;分布于年江流域及以南各省份。多栽培。
|
采集加工 | 全年可采根、皮、叶,果实于冬季成熟时采,晒干备用。
|
性味 | 果,味苦、甘,性平。
|
功效 | 补肝肾,强腰膝,壮筋骨,乌须明目。根,味苦,性平。散血止痛。叶,味微苦,性平。消肿止痛。
|
传统应用 | |
用法用量 | 果实5-10克,水煎服。根30-60克,水煎或浸酒服。叶9-15克,水煎服或捣汁含漱;外用适量研末,茶油调敷患处。皮60-120克,水煎服;外用适量研末,茶油调敷患处。
|
方例 | |
化学成分 | 果实含齐墩果酸,乙酰齐墩果酸、熊果酸,乙酰熊果酸,对-羟基苯乙醇,3,4-二羟基苯乙醇,β-谷甾醇,甘露醇,外消旋-圣草素,右旋-花旗松素,槲皮素,女贞甙,10-羟基女贞甙,女贞子甙,橄榄苦甙,10-羟基橄榄苦甙,对-羟基苯乙基-β-D-葡萄糖甙,3,4-二羟基苯乙基-β-D-葡萄糖甙,甲基-α-D-吡喃半乳糖甙,洋丁香酚甙[1],新女贞子甙,女贞甙酸,橄榄苦甙酸及代号为GI-3的裂环烯醚萜甙[2]。还含有由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岩藻糖组成的多糖[3],及总量为0.39%的7种磷脂类化合物,其中以磷脂酰胆碱含量最高,占总量的56.52%±1.34%[4]。并含有钾、钙、镁、钠、锌、铁、锰、铜、镍、铬、银等11种元素,其中铜、铁、锌、锰、铬、镍为人所必需微量元素[5]。女贞种子含女贞子酸(其结构为五环三萜酸,具有免疫激活作用)[6]。女贞含8-表金银花甙[7]。
|
药理 | 1.抗炎作用 多种实验炎症模型证实女贞子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水煎剂12.5g/kg、25g/kg,每日口服,连续5d,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乙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对角叉菜胶、蛋清、甲醛性大鼠足跖肿胀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女贞子20g/kg灌胃,连续3d,可显著降低大鼠炎症组织前列腺素E(PGE)的释放量;女贞子20g/kg,连续7d灌服,可抑制大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同时伴有肾上腺重量的增加。其抗炎机制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激活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促进皮质激素的释放;②抑制PGE的合成或释放;③降低豚鼠血清补体活性,对抗炎性介质组胺引起的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1]。 2.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女贞子有促进免疫功能的作用。水煎剂12.5g/kg、25g/kg连续灌胃7d,均可使幼小鼠胸腺、脾脏、重量明显增加。25g/kg连续灌胃7d还能使成年小鼠脾脏重量增加[2]。女贞子有促进小鼠体液免疫系统的作用,明显提高血清溶血素抗体活性,升高正常小鼠IgG含量,且对抗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作用[2,3]。 3.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女贞子有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对灌饲胆固醇和猪油的家兔口服女贞子,可降低家兔的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甘油三酯),有预防和消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减轻斑块厚度的作用,能减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数和减轻其阻塞程度[4,5]。 4.降血糖作用 从女贞子中提取得到一种无色棱形晶状体,通过阿脲造成小鼠高血糖模型和四氧嘧啶小鼠高血糖模型筛选,发现此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稳定的降血糖作用[6,7]。 5.保肝作用 齐墩果酸对四氯化碳引起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降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及肝内三酰甘油(甘油三酯)的蓄积,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硬变[8-11]。 6.其他作用 女贞子煎剂2.5g/kg灌胃,连续3-6d,可使家兔眼内压有轻度下降,但不能阻止水负荷所致的兔眼压升高[12]。女贞叶醋酸乙酯总提物有延长小鼠在急性减压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改善家兔对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增加离体兔心的冠脉流量;改善金黄地鼠夹囊的微循环;增加狗心肺制备的心输出量、心率、主动脉压、降低其中心静脉压、改善心电图[13]。50%女贞子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14]。 7.毒性 女贞子对动物毒性很小,兔1次服新鲜成熟果实75g未见中毒现象[15]。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1]Masa O K,et al.C A.1984,101:188024s. [2]菊地正雄等:《药学杂志》(日),1985,105(2):142。 [3]于鲁钢等:《中国药学杂志》,1992,27(1):26。 [4]许益民等:《中成药》,1989,11(8):32。 [5]李曼玲等:《中国中药杂志》,1989,14(12):727。 [6]Sun Yan,et al.C A,1991,114:254001d. [7]Inoue K,et al.C A,1989,111:74785s. |
药理参考文献 | [1]戴岳等:《中国中药杂志》,1989,14(7):431。
[2]戴岳等:《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7,18(4):301。
[3]张蕴芬等:《中医杂志》,1982,23(10):793。
[4]边学义等:《锦州医学院学报》,1983,(1):40。
[5]彭悦等:《中药通报》,1983,8(3):32。
[6]王云发等:《内蒙古中医药》,1986,5(1):10。
[7]王云发等:《内蒙古中医药》,1986,5(3):32。
[8]湖南医药工业研究所:《中草药通讯),1975,(3):175。
[9]湖南医药工业研究所:《中草药通讯》,1977,(4):176。
[10]马学惠等:《药学学报》,1982,17(2):93。
[11]冀春萱等:《山西医药杂志》,1980,9(6):5。
[12]李文明等:《云南中医杂志》,1990,11(4):27。
[1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3医院中心实验室等:《中草药通讯),1979,10(8):357。
[14]苏州医学院中草药抑菌试验小组:《湖北科技资料医药分册》(湖北省科技局情报所),1971,(2):21。
[15]Watt G M.Medicinal and Poisonous of Southern and Eastern Africa.2nd Ed.Pudoc Wageningen,1962:807.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