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
年份 | ganh muerngh nqimh miev
|
别名 | 奶浆菜
|
来源 | |
形态特征 | |
生态分布 | 生于山野的阳坡草丛中。产于广西恭城、富川、钟山、贵港、金秀等县市;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等省份。
|
采集加工 | 秋季采,去粗皮洗净,晒干备用。
|
性味 | 味甘,性凉。
|
功效 | 清热,养阴,润肺止咳。
|
传统应用 | |
用法用量 | 9-15克,水煎服。
|
方例 | |
化学成分 | |
药理 | 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腹腔注射杏叶沙参煎液(0.5g/只)能明显增高小鼠末梢血中淋巴细胞和T细胞数;胸腺内淋巴细胞数和T细胞数亦有增加趋势,可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可明显增加小鼠脾脏重量,但降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数和T细胞数。表明沙参可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抑制体液免疫。具有调节免疫平衡的功能[1]。沙参也可提高淋巴细胞转换率[2]。 2.祛痰作用 按1g/kg剂量给家兔灌服沙参煎剂表明具有一定的祛痰作用,其作用可持续4h以上,但作用强度不及紫花等[3]。 3.抗真菌作用 沙参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奥杜盎小芽胞癣菌、羊毛样小芽胞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4]。 4.强心作用 1%沙参浸剂对离体蟾蜍心脏具有明显强心作用,离体心脏振幅增大,作用可持续5min[5]。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1]江佩芬等:《中国中药杂志》,1990,15(8):486。
|
药理参考文献 | [1]黄晓洁等:《沈阳药学院学报》,1991,8(3):204。
[2]周金黄等:《中药药理学》,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37。
[3]高应斗等:《中华医学杂志》,1956,(10):959。
[4]曹仁烈等:《中华皮肤科杂志》,1957,5(4):286。
[5]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1560。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