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
年份 | hnangh zeih miev
|
别名 | 车前草、车前、前贯草
|
来源 | 车前草科植物大车前Plantago major L.的全草。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矮小草本,高15-20厘米。根茎粗短,着生多数须根。叶基生,密集,卵形或宽卵形,长3-10厘米,宽2.5-6厘米,顶端圆钝,边波状或有不整齐锯齿,两面有柔毛。花合生,4裂;花茎多条,高8-20厘米,穗状花占其长度的1/3-1/2。蒴果圆锥状,周裂;种子8-12(-18)粒,长0.88-1.36(-1.65)毫米,棕褐色或棕色。花期6-9月,果期7-10月。
|
生态分布 | 生于村边、草地或荒地上。产于广西各地县市;分布于全国各省份。
|
采集加工 | 全草夏季开花前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种子秋季采。
|
性味 | 味甘,性寒。
|
功效 | 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化痰止咳,止血,接筋。
|
传统应用 | |
用法用量 | 鲜全草30-60克,干品减半,种子6-9克,水煎服;外用适量捣敷。
|
方例 | |
化学成分 | 1.车前 全草含熊果酸,正三十一烷,β-谷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棕榈7酸酯,豆甾醇棕榈酸酯[1],桃叶珊瑚甙[2],车前草甙A、B、C、D、E、F,去鼠李糖异洋丁香酚甙B即3,4-二羟基苯乙醇-6-O-咖啡酰基-β-D-葡萄糖甙,去鼠李糖洋丁香酚甙,异洋丁香酚甙,洋丁香酚甙,天人草甙A,异角胡麻甙,角胡麻甙[3]。地上部分含车前黄桐甙,去鼠李糖异洋丁香酚,洋丁香酚甙,大车前甙,7”-羟基大车前甙[4]。叶含桃叶珊瑚甙[2],车前黄酮甙[5],高车前甙[6]。根中含有水苏糖,蔗糖,棉子糖等糖类[7]。
2.大车前 全草含齐墩果酸,β-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木犀草素,6-羟基木犀草素,洋丁香酚甙,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6-羟基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8]。单萜环烯醚萜甙类成分桃叶珊瑚甙,车前醚甙,龙船花甙,车叶草甙,山萝花甙[9],大车前草甙[10],叶含延胡索酸,苯甲酸,桂皮酸,丁香酸,香草酸,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对-香豆酸,龙胆酸,水杨酸,酪醇,3,4-二羟基桂皮酸甲酯,3,4-二羟基桂皮酸乙酯,黑麦草内酯[11],黄芩甙元,高山黄芩素,木犀草素,黄芩甙,绿原酸,新绿原酸[12],桃叶珊瑚甙[13],大车前甙[14]及多糖——车前果胶[15]。
|
药理 | 1.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车前草有一定利尿作用,可使大、家兔及人的水分排出增多,并增加尿素、尿酸及氯化钠的排出[1]。车前草乙醇提取物可抑制马肾脏Na+-K+-ATP酶的活性,并呈剂量依赖性,50%抑制Na+-K+-ATP酶活性的量(IC50)为16.0μg/ml[2]。车前草水提醇沉液以0.5g(生药)/kg给犬静注,显著引起尿量增多,并使输尿管蠕动频率增强,输尿管上段腔内压力升高。压力变化表现为蠕动性、短时(15-70s)紧张性和长时(70s以上)紧张性压力升高。这几方面作用协同,利于输尿管结石的下移,可能为车前草利尿排石的机制之一[3]。 2.镇咳、平喘、祛痰作用 车前草煎剂以高低两种剂量给猫灌胃,均可使猫的致咳电刺激阈显著上升,且随剂量增加,作用加强。小鼠灌服30g/kg车前草煎剂,可显著抑制氨水所致咳嗽。车前草煎剂2.0×10-2g/L可使家兔支气管肺标本的肺流出量显著增加。车前草煎剂可显著对抗组胺、乙酰胆碱所致豚鼠离体气管的收缩,使气管平滑肌松弛,具有平喘作用。给家兔灌服车前草煎剂,可使家兔气管分泌量显著增加,有一定祛痰作用[4,5]。车前草煎剂给猫灌胃,可使麻醉猫气管内分泌物增加,有明显祛痰作用,但作用不及桔梗。在给药后3-6h作用达高峰,可维持6-7h[6]。车前黄酮甙除能促进气管及支气管黏液的分泌外,还能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变慢,并有一定镇咳作用[7]。 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车前草水浸剂在试管内对同心性毛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星状奴卡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8]。平板打洞法证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车前草高度敏感,宋氏痢疾杆菌中度敏感,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轻度敏感[9]。车前草醇提取物15mg/ml有杀灭钩端螺旋体的作用[10]。 4.抗炎作用 大鼠口服车前果胶0.5g/kg和1g/kg,对由甲醛或右旋糖酐引起的炎性水肿,有明显抑制作用[11]。 5.其他作用 车前草提取物对艾氏腹水癌及小鼠肉瘤S180有较弱的抑制作用[12]。 6.毒性 车前草煎剂小鼠静脉给药的LD50为7.9g/kg[5]。车前果胶水溶液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1.7g/kg;大鼠每日口服2g/kg及3g/kg,连续28d,狗每日口服3g/kg及5g/kg,连续3星期,均未见明显异常。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1]鸟越泰义:《药学杂志》(日),1965,85(1):176。 [2]Noro Y,et al.《生药学杂志》(日),1990,44(1):17。 [3]Miyase T,et al.Phytochemistry,1991,30 (6):2015. [4]Ravn H,et al.Phytochemistry,1990,29(11):3627. [5]中冲太七郎:《药学杂志》(日),1961,81(12):1697 [6]Aritomi M.Chem Pharm Bull,1967,15(4):432. [7]Robert B,et al.Bull Soc Bot France,1963,110(3-4):107. [8]Afifi M S,et al.C A,1991,(115):155013y. [9]Afifi M S,et al.C A,1991,(115):155014z. [10]Handjieva N,et al.Phytochemistry,1991,30(4):1317. [11]Pailer M,et al.Planta Med,1969,17(2):139. [12]Maksyutina I P.C A,1972,77:2803c. [13]Guseva A.C A,1952,47:1243h. [14]Ravn H,et al.Phytochemistry,1988,27(11):3433. [15]Dzyuba N P,et al.C A,1977,86:136342w. |
药理参考文献 | [1]经利彬:《国立北平研究院生理学研究所中文报告汇刊》,1935,(1):139。
[2]伊藤ガだ子:《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1,13(2):120。
[3]莫刘基等:《新中医》,1985,17(6):51。
[4]贾丹兵等:《中草药》,1990,21(1):24。
[5]王丽萍等:《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92,26(5):400。
[6]高应斗:《中华医学杂志》,1954,(5):331。
[7]王浴生等:《中药药理与应用》,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86。
[8]曹仁烈等:《中华皮肤科杂志》,1957,(4):286。
[9]浙江温州地区卫生局:《浙南本草新编》(内部发行)1975,326。
[10]徐州医学院:《新医学资料》,1971,(1):27。
[11」Obolentseva G V,et al.C A,1966,65:15948d.
[12]Juan J A,et al.C A,1964,60:13752f.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