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瑶族医学 > 瑶族药学 > 正文
哦烈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一级分类
常用植物药
二级分类
分类
年份
ngoh ndieh
别名
竹叶
来源
百合科植物万年青 Rohder japonica(Thunb.)Roth的全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草本。根状茎粗短,须根多数且粗。叶基生,3~6枚,长圆形、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10~50厘米,宽2.5~7.5厘米,顶端急尖,基部稍狭,边全缘,光滑无毛。花淡绿色;稳状花序椭圆形,侧生。浆果球形,肉质,熟时红色。种子一颗。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生态分布
生于山地林下、山谷阴湿处,或庭园栽培。产于广西钟山、南宁、金秀等县市;分布于湖南、湖北、江西、四川、贵州、福建、台湾、广东、江苏、安徽、浙江等省份。
采集加工
秋季采,洗净去须根,鲜用或切片晒干备用。
性味
味甘、苦,性寒。
功效
清热解毒,强心、利尿,止血。
传统应用
治咽喉肿痛、咯血、吐血水肿、膨胀、疮肿毒、乳腺炎、跌打损伤、毒蛇或狂犬咬伤。
用法用量
根状茎3~9克,叶9~15克,水煎服;外用适量捣汁涂或水煎洗。
方例
1.咽喉肿痛 哦烈(万年青)鲜叶3~5片,捣汁加醋含服或用根3~9克,加冷开水捣汁含服。
化学成分
万年青根茎、叶、种子均含强心甙成分:万年青甙A、B、C、D[1-4];根茎中还含强心成分:毕平多甙元-3-O-β-D-吡喃阿洛糖甙[5],毕平多甙元-3-β-D-吡喃木糖基(1→4)-β-D-吡喃阿洛糖甙[bipindogenin-3-O-β-D-xylopyranosyl(1→4)-β-D-allopy-ranoside][5,6]和少量的洋地黄毒甙元,萝摩甙元[7];叶中还含强心成分:万年育新甙[8]。根茎中还含螺甾烷类成分:万年青皂甙元的,异万年青皂甙元的,22-表万年青皂甙元的和铃兰苦甙元的1-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甙[1-O-α-L-rhamnopyranosyl(1→2)-β-D-xylopyranoside]及-3-O-β-D-吡喃葡萄糖甙等8个皂甙[9]及1,2,3,4,5,7-六羟基螺甾-25(27)-烯-6-酮[1,2,3,4,5,7-hexahydroxy-spirost-25(27)-ene-6-one],螺甾-25(27)-烯-1,2,3,4,5,6,7-七醇[spirost-25(27)-ene-1,2,3,4,5,6,7-heptol][5,10]。又根茎、叶、果中均含类脂,内有谷甾醇及脂肪酸,其中的主要脂肪酸是十八碳烯酸,叶中还有十八碳二烯酸[11]。
药理
1.对心脏的作用  离体蟾蜍心脏灌注试验表明,万年青浸膏0.1mg/ml可使心脏振幅逐渐增大,在15min内达到顶点,而频率减慢[1]。从万年青根基中分离出的甙类化合物有与洋地黄毒甙相似的药理作用,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兴奋速走神经,使心动振幅及频率起变化;参照两者的最小致死量则万年青素较洋地黄毒甙的作用约强3倍,持续时间较短[2,3]。在离体豚鼠乳头肌实验中,分别加入3μmol/L的此物质和毒毛花苷G,能相应在34.3和35.1min后减慢收缩率,增加收缩力,增加幅度分别达126.2%和108.8%。在1.0μpmol/L~1.0mmol/L,此物质和毒毛花苷G都能抑制Na+-K+(Mg2+)-ATP酶活性,呈剂量依赖关系。可认为此甙类是1个相当于毒毛花苷G强度的强心甙[4]。万年青甙A、B、C均有强心作用,以万年青甙A的作用最强,与毒毛花甙G相等;口服效力差,需10倍于注射量始达到同样效果;其起始作用与排泄速度均较毒毛花苷G快[5]。万年青对心脏房室间传导系统有抑制作用[6,7];大剂量中毒时可产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阻断迷走神经作用的阿托品不能恢复房室传导,其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3]。
2.对血压的影响  麻醉静注万年青提取液(含生药0.5%)13.5ml可使血压轻度升高,19ml出现心率不规则时有血压下降,29ml引起心跳停止则血压骤降[7]。
3.对平滑肌的作用  万年青1:10000提取液对犬离体小肠有兴奋作用,可使蠕动增加及张力稍有增加;对未妊娠犬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可使节律性活动增加及张力稍有增加;万年青1:10O提取液滴入眼后15~20min,瞳孔出现显著缩小,16h后恢复正常[7]。
4.催叶作用  猫皮下注射1/3最小致死量约20mg(生药)/kg的万年青提取液,可于6h内出现剧烈呕吐静注万年青的最小致吐剂量为25mg(生药)/kg~28mg(生药)/kg[7]。
5.抗菌作用  万年青酊剂用试管稀释法,1:512对白喉杆菌,1:12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及枯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8]。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1]那波速男:《药学杂志》(日),1952,72(3):404。
[2]Nawa H.《药学杂志》(日),1952,72(4):507。
[3]Nawa H,et al.Chem Pharm Bull,1958,6(5):508.
[4]Mitsuhashi H.Chem Pharm Bull,1971,19(2):282.
[5]Miyahara K,et al.C A,1980,93:101403j.
[6]Kudo K,et al.C A,1985,102:214864h.
[7]Kuchukhidze D K.C A,1979,90:76622h.
[8]Kuchukhidze D K,et al.C A,1982,97:141773u.
[9]Kudo K,et al.Chem Pharm Bull,1984,32(10):4229.
[10]Miyahara K,et al.Tetra Lett,1980,21(1):83.
[11]Endo S,et al.C A,1980,93:3931k.
药理参考文献
[1]郭协壎等:《上海中医药杂志》,1958,(1):524 [2]Taichi M,et al.C A,1927,21:2358. [2]吴德诚等:《中华内科杂志》,1958,(6):619 [4]Kudo K,et al.C A,1985,102:214864h. [5]Norita M,et al.C A,1953,47:6038. [6]张觉人:《新中医药》,1954,5(1):16。 [7]Chuao T K,et al.Chinese Med J,1942,61(5):267. [8]《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34。
附注
出处
中国瑶药学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