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瑶族医学 > 瑶族药学 > 正文
烈巧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一级分类
常用植物药
二级分类
分类
年份
lieh nqiuv
别名
剪刀草蝴蝶花、扁竹
来源
尾科植物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L.)DC.的根状茎。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不规则的块状,生多数须根;茎直立,高1~1.5米,实心。叶互生,嵌迭状排列为2例、剑形,长20~60厘米,宽2~4厘米,顶端渐尖,基部鞘状抱茎。花桔黄色,散生紫褐色斑点;二歧状伞房花序顶生。蒴果倒卵形或长椭圆形,种子多数,黑紫色,有光泽。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态分布
生于林绿或山坡草地、田野、沟谷及滩地上。产于广西龙州、南宁、武鸣、宾阳、金秀、三江、全州、灌阳、蒙山、昭平、贺州、苍梧、桂平、陆川等县市;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江西、广东、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省份;日本、俄罗斯、印度也有。
采集加工
春秋季采,除去须根,晒干备用。
性味
味苦,性寒。有小毒。
功效
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活血祛瘀,利尿消肿。
传统应用
治咽喉肿痛、扁体炎、支气管炎、急性黄疸型肝炎、便秘闭经胎盘滞留、鸡骨鲠喉、乳腺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1.5~6克,水煎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捣敷或水煎洗。
方例
1.咽喉肿痛 烈巧(射干)、金线风(粉叶轮环藤)根茎、烈胆台(金果榄)块根各6克,水煎服。
化学成分
根及根茎含异黄酮类成分:鸢尾甙元[1,2],鸢尾黄酮,鸢尾黄酮甙[2],射干异黄酮,甲基尼泊尔鸢尾黄酮,鸢尾黄酮新甙元A[3],洋鸢尾素[3,4],野鸢尾甙[5],5-去甲洋鸢尾素[6]等。还含射干酮,茶叶花宁就是香草乙酮[4],射干醛,28-去乙酰基射干醛,异德国鸢尾醛,16-O-乙酰基异德国鸢尾醛,右旋的(6R,10S,11S,14S,26R)-26-羟基-15-亚甲基螺鸢尾-16-烯醛以及异德国鸢尾醛的,28-去乙醛基射干醛的和(6R,10S,11S,14S,26R)-26-羟基-15-亚甲基螺鸢尾-16-烯醛的肉豆蔻酸甲酯,棕榈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7]等。种子含射干醇A、B[8],射干醌A、B[9],1-(2-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10-十五烯,1-(3-羟基-5-甲氧基)苯基-10-十五烯[10]。花、叶均含杧果甙[11]。
药理
1.抗炎作用  射干对炎症早期和晚期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22g/kg灌胃,对组胺、醋酸所致的小鼠皮肤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对巴豆油所致耳肿胀均有抑制作用。13g/kg灌胃,对大鼠的透明质酸酶或甲醛性足肿胀及棉球肉芽组织增生也均有明显抑制作用[1]。所含鸢尾黄酮甙和鸢尾黄酮,在试管中有抗透明质酸酶的作用,且不为半胱氨酸阻断,能抑制大鼠的透明质酸酶性的浮肿,而不抑制角又菜胶性浮肿。对大鼠因腹腔注射氮芥引起的腹水渗出亦有抑制作用[2]。其有效成分之一的1,4-苯醌是抗氧化剂和炎症抑制剂[3]。射干另一有效成分杧果甙50mg/kg腹腔注射或口服,对角叉菜胶诱发的后脚爪水肿,棉球植入以及肉芽囊肿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4]。
2.解热作用  乙醇提取物13g/kg灌胃,对15%啤酒酵母皮下注射所致的大鼠发热有一定的解热作用[1]。
3.抗过敏作用  鸢尾黄酮对大鼠因卵清蛋白诱导的被动皮肤过敏的抑制率为40%[5]。
4.抗微生物作用  水煎剂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人型结核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6-8]。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9,10]。腺3病毒、埃可11病毒[11]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乙醇提取物对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和真菌的抑制浓度和抗菌谱明显优于煎剂和水浸剂[12]。10%乙醇提取物对京防86-1(甲1型)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1]。
5.祛痰作用  乙醇提取物25g/kg灌胃,能明显增加小鼠呼吸道排痰量[13]。
6.对神经细胞的作用  射干醇A、B和另一苯并呋喃衍生物能增进乙酰胆碱能神经细胞的生存和生长,并能增加胆碱乙酸化酶的活性[14]。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1]胡晓兰等:《中药通报》,1982,7(1):29。
[2]吴亚西等:《药学学报》,1992,27(1):64。
[3]Yamki M,et al.Planta Med,1990,56(3):335.
[4]余亚纲等:《药学学报》,1983,18(12):969。
[5]Kukani N,et al.C A,1944,45:820b.
[6]Woo W S,et al.Phytochemistry,1993,33(4):939.
[7]Abe F,et al.Phytochemistry,1991,30(10):3379.
[8]Fukuyama Y,et al.Chem Pharm Bull,1991,39(7):1877.
[9]Fukuyama Y,et al.Tetrahedron Lett,1993,34(47):7633.
[10]Fukuyama Y,et al.C A,1993,118:11723u.
[11]Bate-Smith E C,et al.Nature,1963,198:1307.
药理参考文献
[1]吴泽芳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90,6(6):28。 [2]江崎俊治:《日本药理学杂志》,1968,64(2):186。 [3]Fukuyama Y,et al.C A,1994,120:101972v. [4]国家医药管理局中草药情报中心站:《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612。 [5]Abe F,et al.Phytochemistry,1991,30(10):3379. [6]刘国声:《中华新医学报》,1950,1:95。 [7]零陵地区卫生防疫站等:《湖南医药杂志》,1974,(5):49。 [8]郑子颖等:《中华医学杂志》,1962,48(1):32。 [9]郑武飞:《中华医学杂志》,1952,38(4):315。 [10]孙迅:《中华皮肤科杂志》,1958,(3):210。 [11]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病毒组:《新医药杂志》,1973,(11):26。 [12]黄庆华等:《中医研究》,1993,6(2):27。 [13]吴泽芳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85,(1):153。 [14]Fukuyama Y,et al.C A,1993,118:11723u.
附注
出处
中国瑶药学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