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
年份 | zah laamh
|
别名 | 吴萸、辣子
|
来源 | |
形态特征 | 灌木或小乔木,高2.5~10米。幼枝、叶轮和花序轮均被锈色长柔毛,裸芽密被褐紫色长茸毛。单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5~9,对生,椭圆形或卵形,长6~15厘米,宽3~7厘米,顶端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全缘或有不明显的钝锯齿;叶两面与叶轴、小叶柄有长柔毛,叶下面较密,并有粗大腺点。花白色,花萼花瓣、雄蕊均5,单性,异株;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雌花的花瓣较雄花大,内面被长柔毛,退化雄蕊鳞片状。蒴果熟时紫红色,表面有粗大腺点,每心皮有种子1个;种子黑色,有光泽。花期6~8月,果期9~10月。
|
生态分布 | 生于疏林及林缘旷地。产于广西田林、凌云、乐业、天峨、都安、融水、龙胜、全州、灵川、阳朔、武鸣、邕宁、南宁等县市;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份。
|
采集加工 | 全年可采根、树皮,晒干备用;8~9月采未成熟果实,晒干备用。
|
性味 | 味苦、辛,性温,有小毒。
|
功效 | 温中止痛、理气止呕,杀虫,燥湿。
|
传统应用 | |
用法用量 | 果实1.5~6克,根、树皮15~30克,水煎服;外用适量水煎洗或研末水调敷。
|
方例 | 1.黄水疮 茶辣(吴茉萸)适量研末,加(凡士林)调成10%软膏,外搽,每日1~2次。
|
化学成分 | |
药理 | 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①抗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 口服2g/kg的50%甲醇提取物,具有抗大鼠水浸应激性溃疡的作用,抑制率达66.6%[1,2]。水煎剂10g/kg、20g/kg灌胃,还具有抗小鼠盐酸性胃溃疡和吲哚美辛(消炎痛)加乙醇性胃溃疡作用,对水浸应激性和结扎幽门性胃溃疡有抑制形成的倾向[3]。 ②对胃肠运动的影响 5×10-3g/ml的吴茱萸水煎剂抑制大鼠胃条的自发活动,洗去药液后,活动可恢复,还能对抗乙酰胆碱和氯化钡引起的胃条痉挛性收缩,对肾上腺素引起的胃条运动抑制无拮抗作用[4]。但吴茱萸煎剂10g/kg和20g/kg灌胃,并不影响小鼠的胃排空[5]。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①对血压的影响 吴茱萸注射液静注对麻醉大鼠2g/kg和狗0.025g/kg有明显升压作用,并与剂量呈依赖性关系[6]。给麻醉猫静注0.03g/kg~0.24g/kg吴茱萸醇-水提取物产生剂量依赖性升压效应和提高瞬膜收缩力,酚妥拉明可拮抗升压和瞬膜收缩作用,但四乙胺不能拮抗。给清醒大鼠腹腔注射6g/kg也引起升压。两侧肾切除,酚妥拉明或普萘洛尔都显著降低其升压作用,预先给利血平不改变其升压作用。在大鼠离体主动脉条,可使酚妥拉明量效曲线平行右移[7]。吴茱萸煎剂、蒸馏液和冲剂过滤后,分别给正常兔、犬和实验性肾型高血压犬进行静注,剂量为2g(生药),只~4g(生药)/只,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且持续时间较长,一般长达3h以上,煎剂给大灌胃,也呈明显降压作用。甘草煎剂可使吴茱萸的降压作用消失。吴茱萸不影响压迫颈总动脉或电刺激迷走神经向中瑞和坐骨神经向中瑞引起的加压反射,普鲁卡因封闭内感受器不影响其降压件用。 3.对血栓形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吴茱萸水提取物20g/kg给大鼠灌胃,可使血栓时间明显延长;在10g/kg剂量,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有不同程度延长,20g/kg剂量时,KPTT、粘性因数(VF)明显延长[8]。吴茱萸水煎剂对ADP、胶原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9]。0.1g/ml吴茱萸水煎醇沉提取物抑制离体兔血小板血栓形成,延长血小板聚集时间,抑制纤维蛋白血栓形成[10]。 4.对于官平滑肌的作用 吴茱萸热水提取物对大鼠离体子宫由5-羟色胺引起的收缩有拮机作用[11]。人水溶性部分中分离的对羟基福林能使小鼠离体子宫肌松弛,除去对羟基福林后的残存液,对大鼠子宫呈现明显的收缩作用[12]。其兴奋子宫成分为去氢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13]和芸香胺[14]。去氢吴茱萸碱兴奋子宫作用不被阿托品阻断,但能被二甲基麦角新碱阻断,提示其可能为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13]。 5.抑菌和杀虫作用 吴茱萸煎剂体外对霍乱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一些常见的致病性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5,16]。 6.其他作用 吴茱萸果实的乙醇提取物对中国仓鼠肺细胞(Ⅴ-79)有显著细胞毒作用。从中分离的有效成分为吴茱萸碱。进一步用Ⅴ-79细胞、人鼻咽癌细胞(KB)和鼠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P388)所作的细胞毒试验中,它们的IC50值分别为Ⅴ-79为0.19μg/ml;KB为0.98μg/ml;P388为0.43μg/mll[17]。此外,吴茱萸果实甲醇提取物灌服或腹腔注射对氰化钾产生的缺氧有明显抗缺氧作用,可明显降低死亡率和延长存活时间,有效成分为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17,18]。家兔口服吴茱萸煎剂有利尿作用;健康人试服也有利尿效果[19]。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1]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中册),第1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529。 [2]朱颜:《中药的药理与应用),第1版,北京,健康书店,1954:167。 [3]Danieli B,et al.C A,1980,92:59068f. [4]Kamikado T,et al.Agric Biol Chem,1978,42(8):1515. [5]高木重和多:《生药学杂志》(日),1979,33(1):30。 [6]高木重和等:《生药学杂志》(日),1979,33(1):35。 [7]Shibo X,et al.Am J Chin Med,1982,10(1~4):75. [8]Shoji N,et al.J Nat Prod,1988,51(4):791. |
药理参考文献 | [1]山原条二等:《生药学杂志》(日),1974,28:33。
[2]张明发等:《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0,2(4):59。
[3]张明发等:《中药材》,1991,14(3):39。
[4]邱赛红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88,4(3):9。
[5]张明发等:《中医杂志》,1984,25(12):943。
[6]鲁辉邦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11(1):19。
[7]Chen Chieh-fu,et al.Am J Chin Med,1981,9(1):19.
[8]许青媛等:《西北药学杂志》,1991,6(3):15。
[9]许青媛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94,10(2):35。
[10]吕恩武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1,1(2):101。
[11]水下武司等:《生药学杂志》(日),1979,33(3):146。
[12]高木重和等:《生药学杂志》(日),1979,33(1):35。
[13]钱伯初:《国外药学·植物药》,1982,(3):29。
[14]曾广方等:《中医华学杂志》,1936,22(6):397。
[15]郑武飞等:《中华医学杂志》,1952,38(4):315。
[16]曹仁烈等:《中华皮肤科杂志》,1957,(4):286。
[17]Itokawa H,et al.《生药学杂志》(日),1990,44(2):135。
[18]Yamahara Johii,et al.Chem Pharm Bull,1989,37(7):1820.
[19]邓祖藩等:《中华医学杂志》,1961,(1):7。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