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
年份 | feih gueix biangh
|
别名 | 玫瑰、四季红、月月红、月季红
|
来源 | 蔷薇科植物月季花 Rosa chinensis Jacq.的全株。
|
形态特征 | 常绿小灌木。茎枝常有钩状刺,绿色,光滑无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5片,稀7,宽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6厘米,宽1~3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边有锐锯齿,叶柄,叶轴散生皮刺和短腺毛;托叶附生于叶柄上,边有腺毛。花红色或玫瑰色重瓣;单生或数朵聚生。蔷薇果卵形或梨形,直径1.5~2厘米,熟时红色。花果期全年。
|
生态分布 | 栽培于庭园或村边作绿化观赏。产于广西各地县市;分布于全国各省份。
|
采集加工 | 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叶鲜用随采;花晴天采收晒干备用。
|
性味 | 味甘,性温。
|
功效 | 活血调经,消肿止痛,清热解毒。
|
传统应用 | |
用法用量 | 3~6克,水煎或研粉酒、开水冲服;外用适量捣敷。
|
方例 | 1.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肥桂旁(月季花)研末,每用3克,酒冲服,并用其嫩叶或根皮适量捣烂外敷。
|
化学成分 | |
药理 | 月季花具有较强的抗真菌作用。在3%浓度时即对17种真菌有抗菌作用[1]。已分离出其抗真菌的有效成分是没食子酸[1]。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1]第二军医大学药学系生药学教研室:《中国药用植物图鉴》,第1版,上海教育出版社,1960:674,677。 [2]Tripathi S C,et al.Experientia,1977,33(2):207. [3]李宁汉:《香港中草药》(第5卷),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3:50。 |
药理参考文献 | [1]Tripathi S C,et al.Experientia,1977,33(2):207.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