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
年份 | maauh dueiv miev
|
别名 | |
来源 | 蝶形花科植物猫尾草 Uraria crinita(L.)Desv ex DC.的根。
|
形态特征 | 落叶直立亚灌木,肩1~1.5米。茎枝被短毛。单数羽状复叶,小叶3~5片,少有7片,长椭圆形、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5~10厘米,宽2~4厘米,顶端急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边全缘,上面近无毛,下面有短柔毛,叶脉两面凸起。花紫色,蝶形;总状花序顶生,长达20厘米,花极多,密集。荚果椭圆形,荚节2~4个,被短毛。花期5~6月,果期7~10月。
|
生态分布 | 生于旷野坡地、草地、灌丛中。产于广西各地县市;分布于云南、广东、福建等省份;印度、锡金、中印半岛、马来半岛,南至澳大利亚北部也有。
|
采集加工 | 夏秋季采,鲜用或晒干备用。
|
性味 | 味淡、性凉。
|
功效 | 清热解毒,消肿散瘀,舒筋活络,止血,和血。
|
传统应用 | |
用法用量 | 15~30克,水煎服。
|
方例 | 1.横痃 苗堆咪(猫尾草)30克,水、酒各半煎服。
|
化学成分 | 全草含黄酮甙。
|
药理 |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
药理参考文献 |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