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
年份 | guh sa ndiangx
|
别名 | 沙纸树、木沙树、沙树木、谷沙树、楮实树
|
来源 | 桑科植物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L'Her.ex Vent.的根、树皮、叶、果实。
|
形态特征 | 落叶乔木或大灌木,高达16米,全株有乳汁,小枝密被长毛。单叶互生,宽卵形至圆状卵形,长7~20厘米,宽6~10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或圆形,常偏斜;边有粗齿,不分裂或不规则的2~5裂,上面有糙毛,下面密被柔毛。花单性,雌雄异株,无花瓣;雄花为柔荑花序;雌花为头状花序,苞片棒状,顶端有毛。聚花果球形,肉质,熟时红色。花期3~4月,果熟期8~9月。
|
生态分布 | 生于村旁和石灰岩山上。产于广西南宁、马山、隆林、乐业、南丹、都安、罗城、资源、桂平、北流、金秀等县市;分布于全国大部分省份。
|
采集加工 | 乳汁、叶、果实夏秋季采,根、树皮春季采,鲜用或晒干备用。
|
性味 | 味甘,性寒。
|
功效 | 滋肾,强筋骨,清肝明目,利尿。
|
传统应用 | |
用法用量 | 果实6~12克,水煎服或研末服。根30~60克,水煎服。树皮6~9克,水煎服。乳汁适量鲜用外涂。
|
方例 | |
化学成分 | 果实含皂甙(0.51%)维生素B及油脂[1]。种子含油31.7%,油中含非皂化物267%,饱和脂肪酸9.0%,油酸15.0%,亚油酸76.0%[2]。
|
药理 |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1]第工军医大学:《中草药学》,1972:131。 [2]Yoshito Koyama,et al.C A,1957,51:15971a. |
药理参考文献 |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