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
年份 | baec jiouh mbuov
|
别名 | 白木耳
|
来源 | 银耳科植物银耳 Tremella fuciformis Berk.的子实体。
|
形态特征 | 子实体白色,间或带黄色,半透明,呈鸡冠状,有平滑柔软的胶质皱壁,成扁薄而卷缩如叶状的瓣片,形似花;用手指触动时即放出白色或黄色的黏液。担子近球形,白色,透明;担子孢子亦近球形。
|
生态分布 | 寄生于朽腐的树木上。广西有些县市有栽培;分布于陕西、四川、湖北、江苏、浙江、福建、云南、贵州等省份。
|
采集加工 | 4~9月采,晒干或烘干备用。
|
性味 | 味甘、淡,性平。
|
功效 | 滋阴润肺,燥湿化痰。
|
传统应用 | |
用法用量 | 9~15克,水煎服。
|
方例 | |
化学成分 | 含银耳子实体多糖(TP),银耳孢子多糖(TSP)[1],多糖TP-1,糖蛋白TP[2],细胞壁多糖[3],葡萄糖醛酸木糖甘露聚糖[4],中性多糖[5],酸性杂多聚糖AC、BC[6]。从固体培养法获得的银耳孢于中分离得到3个多糖:TF-A,TF-B及TF-C,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76000,76000及70000[7]。所含酯质成分,其甾醇部分含有16.8%麦角甾醇,28.5%麦角甾-5,7-二烯-3β-醇,54.7%麦角甾-7-烯-3β-醇;脂肪酸部分含有1.32%十一烷酸,2.37%十二烷酸,1.28%十三烷酸,0.09%十四烷酸,5.43%十五烷酸,17.20%十六烷酸,3.11%十八烷酸,2.37%十六碳-(9)-烯酸,38.83%十八碳-(9)-烯酸,27.98%十八碳-(9,12)-二烯酸;磷脂部分含有磷脂酰甘油,磷脂酰乙醇胺,磷酯酰丝氨酸,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肌醇[8]。此外,葡菌丝中含萨尼丹宁A、B、C、D[9]。
|
药理 | 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银耳多糖100mg/(kg·d),皮下注射7d,可增加正常或皮下注射醋酸可的松小鼠的血碳廓清率[1]。银耳多糖12.5mg/kg~25mg/kg静注,能非常显著地增强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对血流中胶体碳粒和32P标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廓清[2]。小鼠皮下注射银耳多糖或银耳孢子多糖每只2mg,连续7d可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能力,且银耳多糖作用较银耳孢子多糖作用强[3]。 (2)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银耳多糖100mg/(kg·d),皮下注射7d,能使正常小鼠和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0mg/kg小鼠的半数溶血清值(HC50)显著升高,对正常小鼠和免疫功能受抑小鼠溶血素形成有促进作用[1]。小鼠腹腔银耳多糖50mg/kg和100/mg.kg连续5d均可使绵羊红细胞诱导的空斑形成细胞数(PFC)显著增加[4]。银耳孢子多糖在体外能明显促进细菌脂多糖(LPS)对小鼠脾细胞的增殖反应,药物本身对脾细胞具有丝裂原作用,能明显增强自然杀伤(NK)细胞和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细胞毒性作用(ADCC)[5]。 (3)对细胞免疫的影响 银耳多糖50μg/ml,100μg/ml,150μg/ml和200μg/ml能显著促进刀豆素(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但不影响氧化可的松对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抑制作用,银耳多糖50μg/ml和100μg/ml对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液白介素2(IL-2)的活性无明显影响,但150μg/ml和200μg/ml则可降低其活性[4]。银耳水提取液能显著促进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和增强IL-2活性[6],小鼠每日口服银耳多糖0.5g/kg和1.0g/kg连续20d,可显著增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数量,对抗环磷酰腔的免疫抑制作用[7]。腹腔注射25mg/kg银耳多糖,对二硝基氯苯(DNCB)或绵羊红细胞(SRBC)所致小鼠耳部皮肤或脚垫迟发型超敏反应无显著影响,然而当与环磷酰胺、可的松,6-疏基嘌呤(6-MP),5-氟尿嘧啶和丝分裂霉素C合用时,银耳多糖可不同程度拮抗它们对免疫功能的抑制[2]。也有报道银耳多糖100mg/(kd.d),皮下注射7d,对正常豚鼠,小鼠和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小鼠的DNCB迟发型超敏反应无影响[1]。银耳孢子多糖在浓度为25μg/ml~250μg/ml时,能提高ConA诱导脾细胞产生IL-2,在浓度大于25μg/ml时,可抑制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胸腺细胞3H-TdR自发掺入率,抑制程度随药量增加而更明显[5]。 (4)对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 银耳多糖100mg/(kg·d)皮下注射7d,对正常小鼠的胸腺及脾重量均无显著影响,但可明显对抗醋酸可的松引起的脾重减轻,而小鼠腹腔注射200mg/(kg·d),连续7d,可使脾重量明显增加[1]。 2.抗肿瘤作用 小鼠在移植瘤细胞前,注射银耳制剂,对荷腹水型或荷实体瘤小鼠肿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8]。银耳多糖对小鼠肉瘤S180和艾氏腹水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但它对癌细胞并不具有直接抑制或杀灭作用,其抗癌作用是通过中间宿主效应,即通过增强机体对癌瘤的免疫功能等途径而实现的[9,10]。体外实验也证实银耳多糖对小鼠腹水型肉瘤S180和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11]。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1]申建和等:《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9,20(6):344。 [2]章云津等:《北京医学院学报》,1984,16(2):83。 [3]Sone Yoshiaki,et al.Agric Biol Chem,1978,42(4):825. [4]Kihl Tadashi,et al.C A,1994,121:73524a. [5]Ukai Shigeo.Chem Pharm Bul,1978,26(6):1707. [6]Ukai shigeo,et al.Chem Pharm Bull,1978,26(12):3871. [7]吴梧桐等:《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84,16(4):393。 [8]黄步汉等:《植物学报》,1984,26(1):66。 [9]Ikegawa Tetsuo.C A,1980,93:146619a |
药理参考文献 | [1]林志彬等:《中国药理学报》, 1985,6(3):201。
[2]邓文龙等:《中草药》,1984,15(9):407。
[3]夏尔宁等:《南京药学院学报》,1984,15(3):50。
[4]夏冬等:《中国药理学报》,1989,10(5):453。
[5]郑仕中等:《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4,14(1):5。
[6]林晓明等:《免疫学杂志》,1995,11(1):65。
[7]郑宝灿等:《中国食用菌》,1991,10(2):9。
[8]刘淑华等:《中国肿瘤临床》,1994,21(1):68。
[9]Ukai S,et al.Chem Pharm Bull,1972,20(10):2293.
[10]周爱如等:《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7,19(3):150。
[11]佟丽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O94,14(8):482。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