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瑶族医学 > 瑶族药学 > 正文
求可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一级分类
常用植物药
二级分类
分类
年份
jiouh gov
别名
香信、香菇
来源
口蘑科植物香蕈Lentinus edodes(Berk.)Sing.的子实体。
形态特征
菌盖径可达10厘米,表面黑褐色,有不规则的裂纹;下面有许多分叉的菌褶。菌柄圆柱形,弯生,白色。盖膜为绵毛状,盖开展后仅在柄的上部留存毛状的痕迹。
生态分布
寄生于栗、柯、槲等树干上,常为人工栽培。产于广西山区县市;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广东等省份。
采集加工
春秋冬季均可采,晒干或烘干备用。
性味
味甘,性平。
功效
理气化痰,益胃助食,透疹。
传统应用
麻疹不透、野蕈中毒。
用法用量
6~9克,水煎服。
方例
1.野蕈中毒 求可(香信)9克,水煎,顿服。
化学成分
含1-辛烯-3-酸,2-辛烯-1-酸等挥发性物质[1],γ-谷氨酰基烟草香素,酵母氨酸等肽类化合物及氨基酸[2-5],香菇嘌呤,三磷酸腺苷,二磷酸腺苷,5'-磷酸腺苷等核苷酸类化合物[6],麦角甾醇,5,7-麦角甾二烯-39-醇[7],香菇多糖[8],前维生素D2[9],牛磺酸[10],甲醛[11],2(R),3 (R)-二羟某-4-(9-腺嘌呤基)丁酸[2(R),3(R)-dihydroxy-4-(9-adenyl)butyricacid],2(R)-羟基-4-(9-腺嘌呤基)丁酸[2(R)-hydroxy-4-(9-adenyl)butyri-cacid][12],葡聚糖[13],水溶性杂半乳聚糖[14]。还含多酚氧化酶[15],葡萄糖甙酶,葡萄糖淀粉酶[16]。
药理
1.调节机体免疫  香菇多糖针剂小鼠皮下注射,可以增加小鼠体重,提高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小鼠外周血E-玫瑰花结形成,增加小鼠体内淋巴细胞转化率[1]。香菇多糖KS-2腹腔注射能明显增强小鼠牌抗体分泌细胞数,最佳给药剂量为100mg/kg,KS-2可明显增强小鼠对牛血清蛋白(BSA)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性,在体外对刀豆素A(ConA)、脂多糖(LPS)引起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无影响[2]。香菇多糖可增加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绝对数量,体内给药后在第5d达到高峰[3]。体内外均能促进T淋巴细胞(CTL)的产生,并提高CTL的杀伤活性[4]。体内给药还能诱生γ-干扰素(IFN),给药12h血浆中IFN的浓度达到高峰,但在体外无此作用[5]。体外试验,香菇多糖能促进脾脏T细胞释放白介素-3(IL-3),并在体内外都能增加腹腔巨噬细胞产牛IL-1[4]。
2.抗肿瘤作用  香菇多糖双链核糖核酸有抗细胞增殖和抗癌作用[5]。香菇多糖能促进抗体形成,活化巨噬细胞,降低甲基胆蒽诱发肿瘤的发生率[6]。应用细胞培养技术,观察香菇对人胃癌803细胞株增殖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香菇对癌细胞生长影响不同,高浓度时在试管中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而中低浓度时似有促进癌细胞生长倾向[7]。研究指出,真菌多糖并不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而是一种良好的激活剂和免疫调节剂,保护正常细胞,防止抗癌药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可调整癌细胞表面的理化性质而使癌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9]。
3.抗病毒作用  硫酸化香菇多糖可抑制艾滋病毒和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9]。从香菇中提取的双链核糖核酸有抗病毒作用[6]。香菇菌丝培养物中提取的KS-2对流感病毒A2感染的小鼠有保护作用[10]。
4.抗肝炎作用  香菇多糖有抗慢性肝炎的作用,T细胞亚群功能低下及IL-2受体表达不足是慢性肝炎患者不能清除感染的重要原因。对慢性迁延性和慢性活动性肝炎,肌注香菇多糖注射液,每日4mg,治疗后T细胞亚群增加,IL-2受体表达细胞比治疗前增加49.6%[11]。也有报道香菇多糖对人体淋巴细胞IL-2分泌及IL-2受体表达具有双向调节作用[12]。
5.毒性  小鼠口服KS-2急性毒性LD50>12500mg/kg。以香菇多糖注射液人用剂量50及100倍分别给犬和大鼠肌内注射,每日1次,连续6个月。运动外观、体重、肝肾功能、血常规、病理检查、电镜观察等均无异常发现。大鼠用药达人用剂量400倍时,肝脏出现轻度损害,犬和大鼠用药分别增至人用剂量800和1600倍时,肝脏都出现明显损害。中、高剂量组大鼠肝脏损害,分别于停药后4星期和9星期,经病理及电镜观察证实已恢复正常。说明香菇多糖长期应用,在临床治疗范围内是相当安全的[13]。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1]Chem  C C,et al.Acs Symp Ser,1986,317:176(C A,1987,106:3940z).
[2]Aoyagi Y,et al.Agric Biol Chem,1982,46(7):1939(C A,1982,97:1239334t).
[3]Aoyagi Y,et al.Agric Biol Chem,1982,46(4):987(C A,1982,97:20708t).
[4]Aoyagi Y.Joshi Eiyo Daigsku Kiyo,1983,14:111(C A,1984,101:22195y).
[5]Aoyagi Y,et al.Agric Biol Chem,1978,42(10):141(C A,1979,90:3163z).
[6]Shimazono H,et al.Miyazaki Daigaku Nogakubu Kenkyu Hokoku,1980,26(2):201(CA,1980,93:91878b).
[7]Yokokawa,H,et al.Phytochemistry,1981,20(6):1349(C A,1981,95;111723u).
[8]Sasaki T,et al.Carbohydr Res,1976,47(1):99(C A,1976,84:160880z).
[9]Huagn B,et al.Mycologia,1985,77(6):959(C A,1986,104:106239r).
[10]Kataoka H,et al.Agric Biol Chem,1986,50(7):1887(C A,1986,105:76036y).
[11]Yamazaki H,et al.C A,1980,93:182858m.
[12]Tokita F,et al.Mushroom Sci,1972,8:783(C A,1973,78:106557n).
[13]Shda M,et al.Carbohydr Res,1978,60(1):117(C A,1978,88:59577p).
[14]Shida M,et al.Carbohghr Res,1975,41:211(C A,1975,83:43642s).
[15]Shin K S,et al.Misaengmul Hakhoehi,1986,24(2):141(C A,1986,105:187219e).
[16]Yamasaki Y,et al.Agric Biol Chem,1978,42(5):971(CA,1978,89:55374t).
药理参考文献
[1]程国权等《兰州医学院学报》,1990,16(1):10。 [2]许士凯:《现代应用药学》,1989,6(2):6。 [3]Miyakoshi H,et al.Int J immunopharmacol,1989,(11):365. [4]Fenichel R L,et al.Immune Modulation Agents and their Mechanism,New-York MarcelDekker Inc,1984:409. [5]Miyakoshi H,et al.Int J Immunopharmacol,1984,(6):373. [6]陈士瑜等:《食用菌工作者手册》,湖北天门市菌蕈研究所,1986,496,498521。 [7]薛颖等:《营养学院》,1990,12(3):233。 [8]臧珍梯等:《食用菌》,1992,14(增刊):44。 [9]周靓:《植物杂志》,1994,(5):5。 [10]Suzuki F,et al.J Antibiol,1979,32(2):1336. [11]杨旭等:《临床内科杂志》,1994,11(4):47。 [12]杜泽英等:《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1994,6(1):40。 [13]邱淑玉等:《福建医药杂志》,1989,11(5):31。
附注
出处
中国瑶药学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