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
年份 | lamb baec ndiangx
|
别名 | 扁柏、睛向面、柏叶、扁柏叶
|
来源 | 柏科植物侧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的枝梢、叶、种仁。
|
形态特征 | 常绿乔木,有时为灌木状。树皮浅灰褐色,常呈薄条状剥落。多分枝,侧小枝扁平,排成一面,向上直展或斜展。鳞形叶交互对生,每节4片,二型,两侧一对基部下延,包着中间一对的下部,背面有棱脊;中间一对扁平,近顶端有腺点。花雌雄同株,球花单生于枝顶;雄球花多生在下部小枝,雌球花生于上部小枝。球果近卵圆形,种鳞肥厚肉质,4对,覆瓦状排列,初期蓝绿色,被白粉,成熟后木质开裂,红褐色,中部两对倒卵形,生种子,背部近顶端有反曲的尖头;上下两对形小,不生种子。种子卵圆形或长圆形,顶端微尖,无翅或有棱脊。花期3~4月,球果10月成熟。
|
生态分布 | 生于山坡草丛中或山地大岩上,多栽培于庭园中、路边。产于广西那坡、罗城、柳江、来宾、金秀、桂平、容县、博白等县市;分布于除新疆、青海外全国各省份。
|
采集加工 | 根、叶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种仁于秋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取仁备用。
|
性味 | 味苦、涩,性微寒。
|
功效 | 凉血止血,清肺止咳,散瘀消肿,降火平肝,补中益气。
|
传统应用 | |
用法用量 | 根、叶30~60克,水煎服或用鲜叶适量捣烂取汁冲酒服,或研粉冲酒服。种子15~19克,水煎服;外用适量研粉冷开水调敷。
|
方例 | |
化学成分 | |
药理 | 1.止血作用 用小鼠剪尾法测定出血时间及用兔毛细血管法进行凝血试验,证明侧柏叶煎剂对小鼠出血时间及兔凝血时间均有明显缩短。其有效成分为槲皮甙和鞣质[1-5]。两者的混合物能使小鼠出血时间缩短62%[1]。炒侧柏叶炭(炒炭)片和焖煅侧柏叶(焖煅炭)的止血作用较生侧柏叶(生品)强[6]。侧柏叶焖煅炭可减少其挥发油的损失,增加钙含量,加强止血作用[5]。烘烤法炮制本品的作用优于蒸制法[7]。 2.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1)镇咳作用 侧柏叶煎剂的醇沉部分、醇提取液10g/kg及其提取物黄酮250mg/kg腹腔注射,对小鼠由SO2所致的咳嗽,均有镇咳作用[8,9]。石油醚提取物、乙醚析出物及酚性物对小鼠氨熏法所致咳嗽,亦有明显镇咳作用[10]。电刺激猫喉上神经实验证明,其作用部位可能在中枢[8,9]。 (2)祛痰作用 侧柏叶黄酮1g/kg给小鼠灌胃及200mg/kg腹腔注射均有明显祛痰作用(酚红法)[8,9]。进而分得一种祛痰有效成分为异海松酸[11]。但煎剂的醇沉部分对大鼠则未见气管分泌物明显增加[8]。侧柏叶石油醚提取物,能增加家兔呼吸道排泌酚红的作用,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后,祛痰作用仍然存在;此外,石油醚提取物对鸡纤毛运行印度墨汁的速度亦无明显影响[12]。 (3)平喘作用 侧柏叶煎剂醇沉后部分,对小鼠及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均有松弛作用,并可部分阻断乙酰胆碱的作用。其有效部分主要是存在于醋酸乙酯提取物中[8,9]。但对豚鼠组胺性哮喘无明显保护作用[8-11]。此外,本品对大鼠气管-肺组织呼吸有降低组织耗氧量的作用[13]。 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侧柏叶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乙型链球菌、炭疽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9,11]。侧柏叶煎剂(1:40)对流感病毒京科68-1型、疱疹病毒均有抑制作用[14]。 4.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侧柏水煎醇沉淀制剂给麻醉猫静注或灌胃,均可使血压轻度下降,并对离体兔耳血管有扩张作用[8,9]。 5.毒性 小鼠灌胃侧柏叶煎剂60g/kg,观察72h,未见死亡;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15.2g/kg。水煎剂经醇沉后,毒性就明显降低[9]。侧柏叶的石油醚提取物灌胃对小鼠的LD50为2964mg/kg[10]。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1]林启寿:《中草药成分化学》,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577。 [2]南京药学院:《药材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965。 [3]Lamer Zarawska,Eliza.C A,1972,77:149656r. [4]Khabir M,et al.C A,1986,104:48734k. [5]Natarajan S,et al.Phytochemistry,1970,9(3):575. [6]Pelter Andrew,et al.Phytochemistry,1970,9(4):1897. [7]徐振文等:《中药通报》,1983,8(2):30。 [8]Takuo Kosuge,et al.Chem Pharm Bull,1985,33(12):5565. [9]贾元印等:《山东医药工业》,1989,8(3):17。 |
药理参考文献 | [1]徐振文等:《中药通报》,1983,8(2):30。
[2]山东省中医研究所药理室:《中医药研究资料》,1965,(3):48。
[3]小岛卓夫等:Chem Pharm Bull,1985,33(1):206。
[4]孙文基等;《药学学报》,1987,22(5)∶385。
[5]范纪洋等:《中药通报》,1987,12(11):660。
[6]徐楚江:《中药炮制学》,第一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2。
[7]阎凌霄等:《中药材》,1989,12(7):22。
[8]浙江卫生实验院药物研究所防治慢性气管炎研究组:《科研资料汇编》(浙江卫生实验院),1973:175。
[9]浙江卫生实验院药物研究所防治慢性气管炎研究组:《科研资料汇编》(浙江卫生实验院),1972:130。
[10]第四军医大学防治气管炎药理组:《科技资料》(第四军医大学),1973,(5):10。
[11]第四军医大学防治气管炎药理组:《科技资料》(第四军医大学),1975,(6):1。
[12]第四军医大学防治气管炎药理组:《科技资料》(第四军医大学),1976,(3):21。
[13]河北新医大学药理教研组:《新医药研究》(河北新医大学),1972,(3):2。
[14]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病毒组:《新医药学杂志》,1973,(1):26。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