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
年份 | sib guv miev
|
别名 | |
来源 | 禾本科植物淡竹叶 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的全草。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常绿草本,有缩短木质的根茎。须根中部膨大为纺锤形;秆高40~100厘米。叶互生,披针形,长5~22厘米,宽2~3厘米,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渐窄成短柄状。圆锥花序,分枝较少,小穗疏生,排列偏于穗轴的一侧,脱节于颖下;颖宽长圆形,具5脉,第一颖较第二颖短;外稃较颖长,先端的数枚外稃中空,顶端有短芒,内稃较短。颖果。花期7~9月,果期10月。
|
生态分布 | 生于山坡林下或荫蔽处。产于广西各地县市;分布于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日本也有。
|
采集加工 | 夏季末开花时采,晒干备用。
|
性味 | 味甘、淡,性寒。
|
功效 | 清热利尿,清心除烦,生津止渴。
|
传统应用 | |
用法用量 | 10~15克(鲜叶30~60克),水煎服。
|
方例 | |
化学成分 | |
药理 |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1]Ohmoto T,et al.Phytochemistry,1970,9(10):2137.
|
药理参考文献 | [1]Hutchins L G,et al.Chin J Physiol,1937,(1):35.
[2]朱恒壁等:《中国生理科学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药65~67),1958。
[3]沈君文等:《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1957,(1):38
[4]广东中医学院实验室小组:《新中医》,1971,(2):30。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