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当归端
|
年份 | daang guei dorn
|
别名 | 两芎、野川芎
|
来源 | 今形科植物藁本Ligusticum sinense Oliv.的根、根状茎。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根状茎为不规则的结节状,表面黄褐色;茎有纵槽,中空。叶互生。基生叶2~3回单数羽状全裂,末回裂片卵形,长3~5.5厘米,宽1~25厘米,顶端急尖,边为不整齐羽状深裂;茎上部叶基膨大呈鞘状抱茎。花白色,花萼5瓣裂,花瓣5;复伞形花序顶生。双悬果卵状椭圆形,稍侧偏。果期4~12月。
|
生态分布 | 生于山冲沟边,也有栽培。产于全州、资源、凌云、那坡、金秀等县市;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等省份。
|
采集加工 | 夏秋季采,洗净晒干备用。
|
性味 | 味辛,性温。
|
功效 | 发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
|
传统应用 | |
用法用量 | 3~6克,水煎或浸酒服。
|
方例 | |
化学成分 | 蒿本含挥发油0.85%,主成分为:新蛇床内酯占25%,柠檬烯占14.44%,蛇床内酯占10.78%,4-松油醇占8.0%,还含:乙酸4-松油醇酯,棕榈酸,α-柏木烯,β-,δ-芹子烯,2,3-二氢-4-甲基呋喃,庚醛,α-蒎烯,3-蒈烯,香桧烯,β-罗勒烯-Y,异松油烯,异戊酸-3-甲基丁基酯,对中氧基乙酰苯酚,对甲氧基乙酰苯酮,α-及β-榄香烯,δ-愈创木烯,雪松烯,γ-荜澄茄烯,肉豆蔻醚,9,10-十八碳二烯酸[1]等。另有报道,挥发油中含:α-及β-蒎烯,香桧烯,樟烯,月桂烯,3-菌烯,α-及β-水芹烯,对聚伞花素,α-及γ-松油烯,异松油烯,1-乙氧基-4-甲基苯,樟脑,戊苯,4-松油醇,黛衣草醇,α-松油醇,桃金娘醇,马鞭草烯酮,橙花醇,橙花醛,牻牛儿醇,乙酸龙脑酯,乙酸-4-松油醇酯,香荆芥酚,α-(王古)(王巴)烯,β-榄香烯,β-丁香烯,α-及β-金合欢烯,补橙烯,α-葎草烯,α-美黄烯,γ-衣兰油烯,γ-广藿香烯,β-芹子烯,β-荜澄茄烯、异肉豆蔻醚,榄香脂素,3-亚丁基苯酞,新蛇床内酯[2]等。蒿本还含3-亚丁基-4,5-二氢苯酞,蔗糖[3],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洋川穹内酯A、G、H、I,β-谷甾醇[4],阿魏酸[5]。
|
药理 | 1.中枢抑制作用 蒿本中性油7.017g(生药)/kg和14.034g(生药)/kg灌胃,能明显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加强硫喷妥钠引起的睡眠,显著抑制苯丙胺所致小鼠运动性兴奋及腹腔注射酒石酸锑钾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明显延长热板法痛阈时间,对伤寒副伤寒混合菌苗引起发热的家兔有明显解热作用,并能降低小鼠的正常体温,表明有显著的镇静、镇痛、解热和降温等中枢抑制作用[1,2]。蒿本水提取液7g(生药)/kg灌胃,对小鼠也有明显的镇痛和镇静作用;9.4g/kg灌胃对大鼠有明显解热作用[3]。蒿本所含蒿本内酯[4]和阿魏酸[5]也有相似的中枢抑制作用[6]。 2.抗炎作用 蒿本的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部炎症的抑制率分别为72.9%和75.3%,前者对蛋清性水肿也有一定抑制作用[7]。蒿术中件油7.017g(生药)/kg和14.34g(生药)/kg灌胃均能显著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和组胺所致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肿胀,角又菜胶所致正常及摘除肾上腺大鼠的足肿,但不能抑制大鼠塑料环肉芽肿增生,也不能延长摘除肾上腺大鼠的生存时间,提示其抗炎作用与垂体肾上腺系统无明显关系,可能与抑制前列腺素(PG)合成相关[8]。 3.对心血管的作用 蒿本水提取物或醇提取物2g/kg静脉注射,对麻醉兔有明显降血压作用,但持续时间较短;兔耳和蛙下肢血管灌流表明有直接血管扩张作用;此外,对离体蛙心有抑制作用,使收缩力减弱[9]。阿魏酸钠有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流量,解除血管痉挛和改善心肌缺血等作用[10]。此外,尚有缩小家兔实验性心肌梗死范围[11]及减轻缺血心肌再灌注损伤等作用[12]。 4.对耐缺氧的影响 蒿本中性油2.5g/kg和5.0g/kg灌胃,能明显减慢小鼠的耗氧速度,延长其存活时间,明显提高小鼠常压耐缺氧的能力;减轻亚硝酸钠(NaNO2)和氢化钾(KCN)所致小鼠组织细胞缺氧的程度,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在脑缺血性缺氧情况下也能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还能对抗由脑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心肌缺血时心电图S点压低。这些实验表明藁本中性油能提高动物耐缺氧的能力[12]。 5.毒性 藁本醇提取物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42.5g(生药)/kg[9]。藁本中性油小鼠灌胃的LD50为70.17g(生药)/kg[1,8]。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1]戴斌:《药学学报》,1988,23(5):361。 [2]黄远征等:《药物分析杂志》,1989,9(3):147。 [3]席与珪等:《中草药》,1987,18(2):54。 [4]李其生等:《中草药》,1993,24(4):180。 [5]吕瑞绵等:《中草药》,1980,11(9):395。 |
药理参考文献 | [1]沈雅琴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12):738。
[2]沈雅琴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85,1(1):93。
[3]刘雅兰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增刊):60。
[4]谢发祥等:《中国药理通讯》,1984,1(3,4):42。
[5]Yamaji Y,et al.C A,1983,99:151730h.
[6]王维宁等:《沈阳药学院学报》,1991,8(3):182。
[7]席与珪等:《中草药》,1987,18(2):54。
[8]沈雅琴等:《中草药》,1989,20(6):262。
[9]四川省重庆药剂学校等:《新中医》,1980,(增刊号):49。
[10]杨德章等:《湖北医学院学报》,1986,7(1):7。
[11]王羽弟等:《中华医学杂志》,1988,68(2):714。
[12]汤臣康等:《中国中药杂志》,1992,17(12):745。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