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叶瑰旁
|
年份 | hieh geih biangh
|
别名 | 山菊花
|
来源 | 菊科植物野菊Dendranthema indicum(L.)Des Moul.的全草。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高25~100厘米,有地下长或短匍匐茎。茎直立或披散。单叶互生,基生叶脱落,茎生叶卵形、长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3~7(~10)厘米,宽2~4(~7)厘米,羽状半裂,浅裂或不明显分裂,边有浅齿,上部叶渐小,两面有疏柔毛。花深黄色;头状花序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的伞房圆锥花序或少数在茎顶排成伞房状。瘦果无冠毛。花期6~11月,果期10~12月。
|
生态分布 | 生于山坡草地、灌丛、河边湿地、滨海盐渍地、田边及路旁。产于广西资源、全州、富川、贺州、昭平、桂平、贵港、灵山、南宁、忻城、金秀等县市;分布于我国大部分省份。
|
采集加工 | 全年可采,晒干备用。
|
性味 | 味苦、辛,性凉。
|
功效 |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血平肝,疏风降火,排脓。
|
传统应用 | |
用法用量 | 15~30克,水煎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捣敷,水煎洗或含漱。
|
方例 | |
化学成分 | |
药理 | 1.降压作用 麻醉猫腹腔注射野菊花液16g/kg,使动脉压下降,心率和呼吸减慢,持续3h以上。十二指肠给药也具有降压作用。对切断脊髓猫仍有降压作用,且能抑制阻断颈总动脉血流的加压反应,对神经节及M-胆碱反应系统无明显影响,但有抗肾上腺素作用。乙醇浸膏精制品给麻醉猫、正常犬和慢性肾型高血压的犬灌服或肠内注射,亦有降压作用,其降压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抗肾上腺素和扩张周围血管及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所致[1,2]。 2.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野菊花水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19g/ml、0.75g/ml、1.5g/ml,说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较强。对人工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小鼠,腹腔注入野菊花水剂0.2ml(含生药0.3g)时有保护作用[3]。野菊花水煎剂对强毒人型结核分枝杆菌(H37Rv)、堪萨斯分枝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5mg/ml、10mg/ml,对胞内分枝杆菌未显示出抗菌作用。以超薄切片技术、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特点,野菊花作用后的H37Rv主要是细胞壁发生改变、破坏或消失,使堪萨斯分枝杆菌细胞的超微结构明显破坏[4]。野菊花对异烟肼、链霉素及对氨基水杨酸钠耐药或敏感的结构杆菌以及卡介苗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5]。野菊花抗结核杆菌作用及其对小鼠实验结核病疗效进行观察,在试管内,野菊花水剂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800,乙醇浸剂为1:1000,野菊花的未挥发部分为1:1600,黄酮和其挥发油Ⅱ为1:1000,其他各种制剂和提取物均无明显的抑菌作用[6]。野菊花水煎液,用鸡胚试验法,有较弱的抑制流感病毒A3的作用[7]。 3.解热作用 野菊花注射液2g(生药)/kg、4g(生药)/kg静注对三联菌苗致热家兔有解热作用[8]。 4.毒性 小鼠静注野菊花注射液的LD50为10.47g/kg;给小鼠每日腹腔注射0.2g/kg,连续1个月,与对照组比较,体重增长无差别,处死解剖肉眼观察未见异常[8]。野菊花醇提出物HC-I300mg/kg给犬灌胃,连续3星期,除有时呕吐外,对食量、体重、心电图、血磺溴酞钠存留率无明显改变[2]。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1]陈泽乃等:《药学学报》,1987,22(1):67。 [2]郑培菊:《复旦大学学报》,1987,26(3):339。 [3]于德泉等:《药学学报》,1987,22(11):837。 [4]于德泉等:《药学学报》,1992,27(3):191。 [5]Mladenova K,et al.Planta Med,1987,53(1):118. [6]Hurst W.J Am Chem Soc,1960:2864. [7]Erman.J Am Chem Soc,1967,(89):3828. [8]小管卓夫(译):《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7,9(2):53。 [9]Mladenova K,et al.Planta Med,1985,(3):284 [10]李鸿英等:《中药通报》,1983,(3):30。 [1]丁安荣等:《中草药》,1983,(7):33。 [12]何云庆等:《北京医学院学报》,1982,(3):259。 [13]徐国钧:《药材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806。 [14]Cadosch H,et al.Hely Chim Acta,1978,61:783. [15]Chatterjee A,et al.Phytochemistry,1981,20(7):1760. [16]Stoyanova I B,et al.C A,1982,97:36144s. [17]张秀尧等:(中成药》,1990,12(8):32。 [18]林正奎等:《植物学报》,1988,30(2):220。 |
药理参考文献 | [1]孙其熏等:《生理学报》,1959,23(3):254。
[2]刘菊芳等:《药学学报》,1962,9(3):151。
[3]戴瑰伟等:《中医杂志》,1982,(5):65。
[4]李国利等:《微生物学通报》,1989,16(3):153。
[5]张鸿源等:《吉林医学》,1980,(2):31。
[6]阎帮首等:《中华结核和呼吸系疾病杂志),1980,(2):68。
[7]郝莉萍等:《人民军医》,1992,(11):49。
[8]北京第六制药厂:《中药通报》,1985,10(7):333。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