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
年份 | hieh due miev
|
别名 | |
来源 | 云实科植物决明 Cassia obtusifolia L.的种子。
|
形态特征 | 一年生半灌木状草本,高0.5~2米,上部多分枝。双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对,对生,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2~6厘米,宽1.5~3.5厘米,顶端圆形,基部偏斜,边全缘;羽片最下一对小叶间有1条形腺体或下面2对小叶间各有1腺体。花黄色通常成对腋生;发育雄蕊7枚,3个较大的花药顶端急狭成瓶颈状。荚果条形,近四菱形,长15~20厘米,直径3~4毫米,果梗长2~4厘米;种子多数,近菱形,淡褐色,光亮。花期6~8月,果期8~10月。
|
生态分布 | 生于丘陵、路边、荒地、山坡疏林下。产于广西各地县市;分布于全国各省份。
|
采集加工 | 夏秋季采,晒干备用。
|
性味 | 味苦、甘,性凉。
|
功效 | 清肝明目,利水通便。
|
传统应用 | |
用法用量 | 2~6克,水煎服,或研粉开水送服。
|
方例 | 1.高血压 叶突咪(决明)子15克,堂通咪(夏枯草)15克,水煎服。
|
化学成分 | 决明种子含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美决明子素[1],黄决明素,决明素,橙黄决明素[2],葡萄糖基美决明子素,葡萄糖基黄决明素,葡萄糖基橙黄决明素[3],红镰玫素,决明子甙[4],决明蒽酮,异决明种内酯,决明子内酯[5],2,5-二甲氧基苯醌,决明种内酯[6],大黄素,芦荟大黄素[7],大黄酚-9-蒽酮[8],决明子甙β及C,红镰玫素-6-O-龙胆二糖甙[9]意大利鼠李蒽醌-1-O-葡萄糖甙,大黄素甲醚-8-O-葡萄糖甙[10],1-去甲基决明素,1-去甲基橙黄决明素,1-去甲基黄决明素,大黄酚-10,10-联蒽酮,大黄素-8-甲醚,苯甲酸[11]。另含油4.65%~5.79%,其中主要成分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12]。又含能被蒸汽挥发的油0.014%,其中二氢猕猴桃内酯,间-甲酚,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棕榈酸甲酯,油酸甲酯为主成分。在非皂化物质中,有C16~C31烷,胆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1,3-二羟某-3-甲基蒽醌[13]
|
药理 | 1.抗菌作用 决明子醇提取物对葡萄球菌、白喉杆菌、伤寒、副伤寒、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而水提物则无效[1]。决明子的根和种子均呈现抗菌活性,从中分得的2,5-二甲氧基苯醌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呈强抗菌活性,8-O-甲基大黄酚仅对葡萄球菌有抗菌活性[2]。从根及种子获得的化合物通过纸片法观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209P及大肠杆菌NiHJ的抗菌活性,并测定了最小抑菌浓度,证明苯醌、大黄素型蒽醌类、四氢蒽及萘-α-吡喃酮类抗菌活性强,而红镰玫素等萘-γ-吡喃酮无抗菌活性[3]。有资料表明天然蒽醌中以1,8-二羟基蒽醌类衍生物的抗菌活性最强,如大黄酸、大黄素等。由于该类化合物抑制细菌中核酸的生物合成和呼吸过程而产生抗菌活性[4]。 2.降压作用 决明子水浸液、醇-水浸液、醇浸液对麻醉犬、猫、兔等皆有降压作用[5]。决明子注射液0.05g/100g体重静脉注入可使自发遗传性高血压大鼠收缩压明显降低,同时也使舒张压显著降低,其降压效果、降压幅度、作用时间均优于静脉注射利血平0.3mg/kg组大鼠[6]。 3.对高脂血症的影响 含7%决明子的高脂饮料喂养小鼠2星期,决明子不能影响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但能明显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及提高HDL-C/TC比值,即明显改善体内胆固醇的分布状况,而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7]。决明子散有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浆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甘油三酯)的作用,使之分别比模型组降低29%和73%,还能降低肝中三酰甘油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其值分别比模型组降低49%和59%[8]。有资料证明决明中蒽醌类化合物具有降血脂作用[4]。 4.保肝作用 决明子热水提取物口服670mg/kg对四氯化碳中毒小鼠肝脏有弱的解毒作用。决明子经石油醚脱脂、氯份提取,再用甲醇提取,结果该甲醇提取物有显著的护肝作用。进一步从中分得大黄酚-1-O-三葡萄糖甙、大黄酚-1-O-四葡萄糖甙在1mg/ml时对四氯化碳损伤的肝细胞有弱的保护作用,还发现芒荟大黄素也有类似的抗肝毒作用。深入的药理及植化研究还表明决明子甙、红镰玫素-6-O-龙胆二糖甙和红镰玫素-6-O-芹糖葡萄糖甙是决明子保肝的主要活性成分[9,10]。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1]Takido M.Chem Pharm Bull,1958,6:397. [2]Takido M.Chem Pharm Bull,1960,8:246. [3]Hye Sook Yun-Choi,et al.J Nat Prod,1990,53(3):630. [4]Kimura Y,et al.《药学杂志》(日)1966,86:1087。 [5]Kitanaka S,et al.Phytochemistry,1981,20:1951. [6]Kitanaka S,et al.《药学杂志》(日),1986,106(4):302。 [7]Koshioka M,et al.《生药学杂志》(日),1978,32(4):267。 [8]Lewis D C,et al.C A,1985,103:10031z. [9]Kitanaka S,et al.Chem Pharm Bull.1988,36(10):3980. [10]Kitanaka S,et al.Chem Pharm Bull,1985,33(3):1274. [11]Kitanaka S,et al.Chem Pharm Bull,1984,32(3):860. [12]Koshioda M,et al.《生药学杂志》(日),1978,32(3):173。 [13]Kameoka H,et al.C A,1988,109:20269s. |
药理参考文献 |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950。
[2]北中道等:《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4,(6):47。
[3]北中进等:《药学杂志》(日),1986,106(4):302。
[4]曹大富等:《川药校刊》,1991,(4):35。
[5]李广碎等:《中国医学科学院1956年论文报告会议论文摘要》,1956,(Ⅱ):70。
[6]刘菊秀等:《天津中医》,1990,(5):37。
[7]陈卫星等:《中草药),1991,22(2):72。
[8]何高琴等:《中国药理通讯》,1985,2(2):26。
[9]Wong S M,et al.Phytochemistry,1989,28(1):211.
[10]Wong S M,et al.Planta Med,1989,55(3):276.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