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
年份 | mieh zuex
|
别名 | |
来源 | 菊科植物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 Buch.-Ham.Ex Roxb.的全草。
|
形态特征 |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40~150厘米,多分枝,无毛。下部叶在花期枯萎;中部叶长圆形,二回羽状复叶互生,长5~15厘米,宽2~5.5厘米,裂片长圆状条形,无毛,末次裂片条形,细尖,常有短尖齿;上部叶小,羽状浅裂。花绿黄色;头状花序球形,排成总状或复总状,总苞半球形,无毛,3层,花序托球形。瘦果长圆形,无毛。花期6~7月,果期9~10月。
|
生态分布 | 生于山沟林缘、坡地、田间、村边等处。产于广西龙胜、兴安、临桂、南宁、金秀等县市;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浙江、福建、广东等省份。
|
采集加工 | 夏秋季采,鲜用或切段晒干备用。
|
性味 | 味苦、辛,性寒。
|
功效 | 清热解毒,祛风健胃,散风止痒。
|
传统应用 | |
用法用量 | 9~15克,水煎服或捣烂开水冲服;外用适量捣敷,研末水调敷或水煎洗。
|
方例 | |
化学成分 | 地上部分含萜类:青蒿素,青蒿素Ⅰ,青篙素Ⅱ,青蒿素Ⅲ即氢化青蒿素,去氧青蒿素[1-3],青蒿素Ⅳ,青葱素Ⅴ[4,5],青蒿素Ⅵ[5],青蒿素B的异构体育蒿素C[5,6],青蒿素G[7],去氧异青蒿素B,去氧异青蒿素C,青蒿烯[5],青蒿酸[8],去氢青蒿酸[5,9],环氧青蒿酸[10],11R-左旋二氢青蒿酸[11],青蒿酸甲酯,青蒿醇[2],去甲黄花蒿酸[12],二氢去氧异青蒿素B[13],黄花蒿内酯[14],无羁萜及3β-无羁萜醇[15]等;黄酮类:槲皮万寿菊素-6,7,3',4'-四甲醚[1],猫眼草酚[4],蒿黄素,3'-甲氧基猫眼草酚即猫眼草黄素,3,5,3'-三羟基-6,7,4'-三甲氧基黄酮[6],5-羟基-3,6,7,4'-四甲氧基黄酮[16],紫花牡荆素[17],中国蓟醇,5,3'-二羟基-6,7,4'-三甲氧基黄酮,5,4'-二羟基-3,6,7-三甲氧基黄酮,5,7,3',4'-四羟基-3,6-二甲氧基酮,去甲中国蓟醇柽柳黄素,鼠李素,槲皮素-3-甲醚,滨蓟黄素,鼠李柠檬素,金圣草素,5,2',4'-三羟基-6,7,5'-三甲氧基黄酮,5,7,8,3'-四羟基-3,4'-二甲氧基黄酮,槲皮万寿菊素-3,4'-甲醚[18],山柰酚,槲皮素,木犀草素,万寿菊素,槲皮素-3-芸香糖甙,木犀草素-7-O-糖甙,山柰酚-3-O-糖甙,槲皮素-3-O-糖甙,万寿菊素-3-O-糖甙,及6-甲氧基山柰酚-3-O-糖甙[19]等。香豆精类:东莨菪素[1],香豆精[3],6,8-二甲氧基-7-羟基香豆精5,6-二甲氧基-7-羟基香豆精及蒿属香豆精[18]等;挥发油:其成分有左旋-樟脑,β-丁香烯,异蒿属酮,β-蒎烯[1],乙酸乙脑脂,1,8-桉叶素,香苇醇,节基异戊酸β-金合欢烯,(王古)(王巴)烯,γ-衣兰油烯[8]。三环烯,α-蒎烯,小茴香酮,蒿属酮,芳樟醇,异龙脑,α-松油醇,龙脑[6],樟烯,月桂烯,柠檬烯,γ-松油醇,异戊酸龙脑酯,γ-毕澄茄烯,δ-毕澄茄烯,α-榄香烯,β-榄香烯,γ-榄香烯[20]。水杨酸,β-松油烯,α-侧柏烯,4-蒈烯,乙酸异龙脑酯,4-松油醇,4-乙酸松油醇酯及乙酸芳樟醉酯[21]等。其他:棕榈酸[2],豆甾醇,’β-谷甾醇,石南藤酰胺乙酸酯[16],5-十九烷基间苯二酚-3-O-甲醚[13],二十九醇,2-甲基三十烷-8-酮-23-酸,三十烷酸三十一醇酯,2,29-二甲基三十烷[22],黄花蒿双环氧化物,本都山蒿环氧化物[23]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50000、1000000的β-糖甙酶Ⅰ、Ⅱ[24]等。
|
药理 | 1.抗菌抗病毒作用 0.25%青蒿挥发油对所有皮肤真菌有抑菌作用,1%有杀菌作用[1]。青蒿水煎液对表皮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青蒿乙醇提取物在试管内对钩端螺旋体的抗菌浓度为7.8mg/ml,效力与连翘、黄柏、蚤休相似,而弱于黄连、荔枝草、黄芩与金银花[3]。青蒿素对流感病毒A3型京科79-2株有抗病毒作用[4]。青蒿中的谷甾醇和豆甾醇有抗病毒作用[5]。 2.抗寄生虫作用 (1)抗疟作用:小鼠腹腔接种伯氏鼠疟后3~4d,一次口服青蒿素200mg/kg~400mg/kg,经6~10h后可明显抑制疟原虫的发育,其半数转阴量为138.8mg/kg±20mg/kg[6]。应用猴疟模型,血液转种,于接种8d后寄生率达10%以上时,服用青蒿素200mg/kg连续3d,治疗子孢子诱发初次感染的猴,于用药后2~3d原虫全部转阴。用青蒿素喂感染鸡疟原虫的阳性故,电镜观察蚊体内卵囊发育不良[7]。青蒿乙醚提取物、稀乙醇浸膏及青蒿素对鼠疟、猴疟、人疟均呈显著抗疟作用[8]。此外,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加药后不到1h即可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蛋白会成中[3H]-异亮氨酸的掺入,而在相同条件下青蒿素类药物抑制[3H],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加药后不到1h即可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蛋白合成中[3H]-次黄嘌呤掺人核酸则需2h,且抑制作用较弱。因此认为,青蒿素类药物的抑制蛋白合成作用是直接的而不是通过抑制核甙酸代谢而继发的[9]。 (2)抗其他类寄生虫的作用:采用体外蚀斑形式试验,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双氢青蒿素与蒿甲醚的抗弓形虫作用进行研究,发现青蒿素有抑制弓形虫在成纤维细胞中形成蚀斑的作用,当青蒿素浓度为0.4μg/ml时,可抑制蚀斑形成及显微镜下的灶性感染,4μg/ml的青蒿素预处理弓形虫后,可见蚀斑度小和依斑数目减少,说明青蒿素可能直接作用于虫体。双氢青蒿素的抗弓形虫作用与青蒿素相似,而蒿甲醚较青蒿素至少强10倍[10]。青蒿素对小鼠体内血吸虫成虫有明显杀灭作用,对雌虫作用更明显[11]。 3.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青蒿素可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有促进机体细胞免疫作用[4]。还有促进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增高的作用[12]。青蒿素50mg/kg~100mg/kg静脉注射后能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50.2%~53.1%)和吞噬指数(1.58mg/kg~1.91mg/kg)[13]。青蒿琥酯能极显著地提高健康奶牛的E-玫瑰花形成率,有明显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的作用[14]。大鼠、小鼠腹腔注射青蒿琥酯,每日50mg/kg连续5d,大鼠的血清补体效价增高,外周血白细胞移行指数明显减少,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促血浆凝血因子活性明显增高。小鼠脾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增强[15]。但有实验证明,青蒿素类物质对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应用单向免疫扩散测定技术证明蒿甲醚能明显降低正常小鼠血清IgG含量并有增重脾脏的作用,证明蒿甲醚对体液免疫有抑制作用[16]。从实际结果推测,青蒿素、蒿甲醚有促进脾Ts细胞增殖功能,从而起到抑制IgG的作用[17]。 4.解热作用 采用蒸馏法制备的青蒿注射液,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致热的家兔有明显的解热作用[18]。而同法制备的青银注射液(青蒿与金银花),对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致热的家兔,有更为显著的退热效果,其降温特点迅速而持久,优于柴胡和安痛定注射液[19]。 5.毒性 青蒿油乳剂小鼠灌胃LD50为2.10g/kg±0.08g/kg[20]。小鼠口服青蒿素的LD50为5105mg/kg治疗指数为36.8[21]。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1]屠呦哟等:《药学学报》,1981,16(5):366。 [2]朱大元等:《中草药》,1982,13(2):54。 [3]田樱等:《中草药》,1982,13(6):249。 [4]Tu Y Y,et al.Planta Med,1982,44(3):143. [5]Ranasinghe A,et al.J Nat Prod,1993,56(4):552. [6]Misra L N.Phytochemistry,1986,25(12):2892. [7]Zhenxing W,et al.Planta Med,1992,58(3):300. [8]屠呦呦等:《中药通报》,1981,6120:31。 [9]El-feraly F S,et al.J Nat Prod,1989,52(1):196. [10]吴照华等:《化学学报》,1984,42(6):596。 [11]黄敬坚等:《化学学报》,1987,45(6):609。 [12]Miora L N,et al.C A,1994,120:50105e. [13]Brown G D.J Nat Prod,1992,55(12);1756. [14]Brown G D.Phytochemistry,1993,33(2):391. [15]Guo-Qiang Z.Planta Med,1994,60(1):54. [16]屠呦呦等:《中草药》,1985,16(5):200。 [17]Baeva R T,et al.C A,1988,109:70429q. [18]Shilin Y,et al.Phytochemistry,1989,28(5):1509. [19]Marco J A,et al.C A,1990,113:112533j. [20]仲裕容等:《中药通报》,1983,8(6):31. [21]梁华清等:《中国中药杂志》,1990,15(2):734. [22]Bhakuni R S,et al.C A,1991,115:110633j. [23]Manns D,et al.J Nat Prod,1992,55(1):29. [24]Magazova N S,et al.C A,1988,109:225381u. |
药理参考文献 | [1]陈明等:《中华皮肤科杂志》,1988,21(2):75。
[2]周邦靖:《常用中药的抗菌作用及其测定方法),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1987:170。
[3]曹仁烈等:《中华皮肤科杂志》,1957,(4):286。
[4]钱瑞生等:《中医杂志》,1981,22(6):464。
[5]Khan M M,et al.Plant Sci,1991,75(2):161.
[6]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新中医学杂志》,1979,(1):23。
[7]胡昌仁等:《中国药理学报》,1989,10(5):434。
[8]王浴生等:《中药药理与应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590~595。
[9]Gu H M,et al.Biochem Pharmacol,1983,32(17):2463.
[10]欧阳:《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1,7(5):63。
[11]陈基德等:《中华医学杂志》,1980,60(7):422。
[12]张斯钟等:《中国兽医杂志》,1984,(10):39。
[13]钱瑞生等:《中草药》,1987,18(5):14。
[14]岳治权等:《中国兽医医药杂志》,1991,(5):2。
[15]陈鸣等:《广西医学院学报》,1988,5(4):42。
[16]林培英等:《药学学报》,1985,20(3):211。
[17]沈明等:《中国科学B辑》,1983,(10):928。
[18]冯文字等:《河北药学》,1984,(2):78。
[19]钱永龄等:《沪州医学院学报》,1989,12(3):171。
[20]林伯香等:《医院药学杂志》,1982,(5):35。
[21]杨启超:《青蒿瑰酯片资料之七》,1987。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