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双
|
年份 | sung
|
别名 | 生姜
|
来源 | 美科植物姜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根状茎。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高0.5~1米。根状茎肥厚,肉质,多分枝,有芳香气及辣味。叶互生,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2~2.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狭,边全缘,无毛,无柄,叶舌膜质。花黄绿色,唇瓣有紫色条纹和淡黄色斑点;花茎从根茎抽出,穗状花序球状。蒴果3瓣裂,种子黑色。花期7~8月,果期12月至第二年1月。
|
生态分布 | 栽培,产于广西各地县市;分布于全国大部分省份。
|
采集加工 | 秋季采,晒干备用或鲜用。
|
性味 | 味辛,性温。
|
功效 | 祛风止呕,健胃,发表散寒。
|
传统应用 | |
用法用量 | 生用3~9克,干用1.5~6克,水煎服。
|
方例 | |
化学成分 | 生姜油含挥发性成分:α-姜烯,β-檀香萜醇,β-水芹烯,β-甜没药烯,α-姜黄烯,姜醇,紫苏醛,橙花醛,牻牛儿醛,2-菌醇,3-蒈醇,樟烯,β-罗勒烯,α-香柏油烯,β-金合欢烯,月桂烯,β-蒎烯,2-龙脑,柠檬醛,7-孟烯[7-menthene],异小茴香醇,α-金合欢烯,1,3,3-三甲基三环[2.2.1.02.6]-庚烷[1,3,3-trimethyltricyclo[2.2.1.02.6]heptane]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二环[3.1.1]-2-庚烯[2,6-dimethyl-6-(4-methyl-3-pentenyl)-bicyclo [3.1.1]-2-heptene,1,3,3-三甲基-2-氧杂二环[2.2.]辛烷[1,3,3-trimethyl-2-oxabicycl][2.2.2]octane,1-(1,5-二甲基-4-己烯基)-4-甲基苯[1-(1,5-dimethyl-4-hexenyl)-4-methyl-benzene][1-3]及高良姜萜内酯[4]等数十种;辛辣成分:6-姜辣醇,3-美辣醇,4-姜辣醇,5-姜辣醇,8-姜辣醇,10-姜辣醇,12-姜辣醇[5]。
|
药理 | 1.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生姜对小鼠和大鼠的正常体温无明显影响,但对注射酵母引起发热的大鼠给予生姜油0.375ml/kg,静注姜辣醇或姜辣烯酮1.75mg/kg,或灌胃140mg/kg,均有明显解热作用[1-3]。鲜姜注射液5g(生药)/kg或10g(生药)/kg腹腔注射,小鼠热板法实验表明能显著提高痛阈[4]。生姜油0.3ml/kg灌胃能明显抑制小鼠醋酸扭体反应;0.4ml/kg灌胃,小鼠热板法也有明显镇痛作用[1]。 2.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6-姜辣烯酮和6-姜辣酸对在位胃的收缩均有抑制作用,前者作用更强[3]。姜辣醇和姜辣烯酮对肠管平滑肌也有松弛作用[2,5]。此外,生姜对胰酶有显著抑制作用,使胰酶对淀粉的糖化作用,淀粉糊精化作用和脂肪消化作用都明显降低[6]。 3.胃黏膜保护作用 生姜煎剂0.1g/kg和0.2g/kg灌胃,分别显著抑制大鼠盐酸和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用吲哚美辛(消炎痛)阻断前列腺素(PG)合成后,生姜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消失,说明其保护作用可能与促进胃黏膜合成和释放内源性PG有关[7]。生姜煎剂0.5g/kg对无水乙醇和吲哚美辛(消炎痛)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也有明显减轻作用,促进胃液分泌,使与胃壁结合的黏液量增加[8]。 4.抗微生物作用 生姜60%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宋内痢疾杆菌和绿脓杆菌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具有浓度依赖性。生姜提取物尚能拮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9]。生姜水浸剂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沙门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也有显著抑制作用[10]。生姜水浸剂(1:1)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有抑制作用[11]。姜汁对铁锈色毛癣菌、许兰癣菌及其蒙古变种、同心贺性癣菌、堇色毛癣菌、红色癣菌、趾间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和狗小芽胞菌等均有抑制作用[12]。2.5%、5%和25%的生姜水浸剂在试管内有杀灭阴道滴虫作用[13]。生姜提取物100mg/kg皮下注射,可明显减少犬血中微丝蚴的量[14]。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1]林正奎等:《有机化学》,1987,(6):444。 [2]丁东宁等:《西北植物学报》,1988,8(4):270。 [3]陈秀珍等:《广西植物》,1992,12(2):129。 [4]Qirong H,et al.Chem Pharm Bull,1991,39(2):397. [5]正田芳郎等:《药学杂志》(日),1973,93(3):318。 |
药理参考文献 | [1]张竹心等:《中草药》,1988,19(9):407。
[2]池田正树等:《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1,(2):117。
[3]Suekawa M,et al.J Pharmacobio-Dyn,1984,7(11):836.
[4]药理教研组:《沪州医学院学报》,1979,(3):1。
[5]许顺吉等:《台湾药学杂志》,1979,31(1):46。
[6]吴思恩:《中草药》,1988,19(2):62)。
[7]孙庆伟等:《中草药》,1986,17(2):91。
[8]孙庆伟等:《江西医药》,1992,27(4):207。
[9]边藏丽等:《中成药》,1991,13(1):45。
[10]孟海琴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10):638。
[11]曹仁烈等:《中华皮肤科杂志),1957,(4):286
[12]刘国声:《中药通报),1958,4(4):116。
[13]陈馨远:《中华妇产科杂志》,1956,4(4):395。
[14]Datta A,et al.J Helminthol,1987,61(3):268.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