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
年份 | muh nqorngh miev dorn
|
别名 | |
来源 | 菊科植物细红背叶Emilia prenanthoides DC.的全草。
|
形态特征 | 一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茎斜升,紫红色或绿色。单叶互生,基生叶卵形,长1.5~9厘米,宽1~5厘米,顶端短尖,边全缘或具粗齿,基部多少抱茎,上面绿色,下面常为红紫色。花红色或淡紫色,全为管状;头状花序顶生,具长柄。瘦果狭长圆形,有棱,冠毛白色,柔软。花期7~11月,果期9~12月。
|
生态分布 | 生于田园、路边或草丛中。产于广西金秀、三江、全州、临桂、富川、藤县、平南、北流、陆川、博白、防城、南宁等县市;分布于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湖南、贵州等省份。
|
采集加工 | 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
性味 | 味甘、苦,性微寒。
|
功效 | 清热解毒,活血祛瘀。
|
传统应用 | |
用法用量 | 15~30克,水煎服;外用适量捣烂敷或调酒搽患处。
|
方例 | 1.跌打扭伤 木谷咪端(细红背叶)适量,捣烂调酒搽患处。
|
化学成分 | |
药理 |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
药理参考文献 |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