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瑶族医学 > 瑶族药学 > 正文
元双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一级分类
常用植物药
二级分类
分类
年份
wiangh sung
别名
来源
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块根。
形态特征
多年生宿根草本,高1~1.5米。根茎圆柱状,横走;根粗壮,末端膨大成纺锤形或卵状的块根,表面灰褐色,横切面黄色。叶根生,椭圆形,长20~45厘米,宽6~20厘米顶端短渐尖,塞部渐狭,两面无毛;叶鞘宽,近与柄等长。花白色和淡黄色;穗状花序圆柱状,稠密,生于从叶鞘内抽出的花茎顶端。蕨果球形,3瓣裂;种子卵状长圆形,有假种皮。花期8~11月。
生态分布
生于草坡或松林边或阔叶疏林下,也有栽培。产于广西容县、龙州、金秀等县市;分布于福建、广东、云南、四川、湖北、陕西、江西、台湾等省份。
采集加工
秋冬季采,去须根,分别煮至透心为度,撞去外皮晒干备用。
性味
味辛、苦,性温。
功效
活血行气,通经止痛。
传统应用
治胸腹胀痛、肩周炎、月经不调、闭经、产后腹痛、胃痛、胁痛黄疸型肝炎、慢性肾炎、消化不良、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9~30克,水煎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研粉水调敷。跌打内伤,捣汁冲酒服。
方例
1.黄疸型肝炎 元双(姜黄)、元林亮(阔叶十大功劳)、红林(虎杖)、阳龙表(栀子)、猛老虎(白花丹)、结端旁(黄花倒水莲)各10克,水煎取汁,煮黄牛肉吃。 2.心气胃痛、虫积腹痛 元双(姜黄)3克,(槟榔)15克,失灰(石灰)炒黄30克,丢柄端(毛蒟)15克,研细末,每用6克,温酒适量送服。
化学成分
根茎含姜黄素类化合物:姜黄素,对,对'-二羟基二桂皮酰甲烷,即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对羟基桂皮酰阿魏酰基甲烷,即去甲氧基姜黄素[1,2],二氢姜黄素[3];倍半萜类化合物:姜黄新酮[4],姜黄酮醇A、B[B],大牻牛儿酮-13-醛,4-羟基甜没药-2,10-二烯-9-酮,4-甲氧基-5-羟基甜没药-2,10-二烯-9-酮,2,5-二羟基-甜没药-3,10-二烯,原莪术二醇,莪术双环烯酮,去氢莪术二酮,(4S,5S)-大牻牛儿酮-4,5-环氧化物,α-姜黄酮,甜没药姜黄醇,甜没药姜黄酮,莪术烯醇,异原莪术烯醇莪术薁酮二醇,原莪术烯酸,表原莪术烯醇,4,5二羟基-甜没药-2,10-二烯[6];酸性多糖:姜黄多糖A[7,8]、B、C[8]、D[9]。挥发油(4.2%),其主要成分有姜黄酮,芳香-姜黄酮,姜黄烯,大牻中儿酮,芳-香姜黄烯,桉叶素,松油烯,莪术醇,莪术呋喃烯酮,莪术二酮,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芳樟醇,丁香烯,龙脑等[10,11]。还含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胆甾醇,脂肪酸[12]及金属元素钾、钠、镁、钙、锰、铁、铜、等[13]。
药理
1.抗炎作用  大鼠腹腔注射姜黄各种干浸膏(石油醚、乙醇和水),对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跖肿胀均有抑制作用,水浸膏作用最强,ED50为4.7mg/kg,醇浸膏作用弱,ED50为309mg/kg,石油醚浸膏的ED50为40.7mg/kg,姜黄素的ED50为8.7mg/kg[1]。
2.利胆作用  麻醉犬静注黄素钠24mg/kg可使胆汁分泌增加一倍,挥发油作用相似但较弱,胆汁中固体成分浓度降低,但胆盐、胆固醇和胆红素总排出量仍增加[2,3]。
3.保肝作用  小鼠注射美黄根茎50%乙醇提取物20g(生药)/kg,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血清ALT(丙氨酸转氨酶)和AST(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4]。
4.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大鼠灌胃姜黄乙醇提取物500mg/kg,对低温约束应激性、幽门结扎性及吲哚美辛利血平等引起的溃疡有明显的抗溃疡作用。对囊肿毁坏剂(80%乙醇、0.6mol/L盐酸、0.2mol/L氢氧化钠及25%氯化钠)引起的胃损伤呈现非常明显的保护作用。姜黄乙醇提取物不仅使胃黏膜壁明显增厚,而且也使大鼠胃腺内非蛋白流基含量恢复[5]。服姜黄粉可使胃液中黏液含量增加,对胃黏膜可能有保护作用[6]。
5.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姜黄提取物灌胃能对抗静注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心电图ST段、T波变小,小鼠灌服姜黄素能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7]。
6.抗血凝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灌服姜黄醇提取物或姜黄素可抑制高脂血症大鼠ADP诱发的血小板聚集。姜黄素能增强纤溶活性[8]。
7.毒性  大鼠口服姜黄素5g/kg,外观无明显毒性作用[9]。姜黄粉或姜黄素按人用量的1.25~125倍喂饲大鼠,对生长喂饲效率、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总血清蛋白、清蛋白、球蛋白、血清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等均无任何不良反应。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1]Kosuge T,et al.Chem Pharm Bull,1985,33(4):1499.
[2]杨模坤等:《中草药》,1984,15(5):197。
[3]Ravindranath V,et al.Phytochemistry,1980,19(9):2031.
[4]Kiso Y,et al.Phytochemistry,1983,22(2):596.
[5]Imai S,et al.C A,1991,114:57975y.
[6]Ohshiro M,et al.Phytochemistry,1990,29(7):2201.
[7]Tomoda M,et al.Phytochemistry,1990,29(4):1083.
[8]Gomda R,et al.Chem Pharm Bull,1990,38(2):482.
[9]Gonda R,et al.Chem Pharm Bull,1990,40(1):185.
[10]方洪钜等:《药学学报》,1982,17(6):441。
[11]陈毓亨等:《中药通报》,1983,8(1):27。
[12]Moon C K,et al,C A,1977,87:114582K.
[13]马成龙等:《中草药》,1985,16(6):244。
药理参考文献
[1]Yegnanarayan R,et al.Indian J Med Res,1976,64:601. [2]Ramprasad C,et al.C A,1957,51:12435f. [3]Ramprasad C,et al.C A,1957,51:16946f. [4]Kiso Y,et al.《生药学杂志》(日),1982,36(3):238。 [5]Rafatullah S,et al.J Ethnopharmacol,1990,29(1):25. [6]Mukherjee B,et al.Sci Industr Res,1961,20c:25. [7]何高琴等:《重庆医学院学报》,1979,(1):86。 [8]薛春生等:《新医药学杂志》,1978,(9):475。 [9]Wahlstrom B,et al.C A,1979,90:3371x.
附注
出处
中国瑶药学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