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瑶族医学 > 瑶族药学 > 正文
小肠风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一级分类
老班药(瑶族经典用药)
二级分类
七十二风
分类
小肠风
年份
fiuv zingh buerng
别名
辣椒、石蒟、格劳端、丢柄美、爬岩香、二十四症、上树风、山蒌
来源
胡椒科植物山蒟Piper hancei Maxim.的全草。
形态特征
常绿木质藤本。茎圆柱形,无毛,节上生不定根。单叶互生,纸质,狭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2厘米,宽2~5厘米,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有时不对称,边全缘,两面无毛或下面被稀短柔毛,叶脉5~7条。花单性,雌雄异株,无花被,穗状花序与叶对生,花总梗长5~10毫米,雄花序长3.5~10厘米,无毛;雌花序长1.5~3.5厘米。浆果球形,熟时黄色。花期4~7月。
生态分布
生于林下沟谷中,攀援于树上或石壁上。产于广西岑溪、容县、北流、玉林、博白、防城、龙州、武鸣、马山、金秀等县市;分布于我国南部各省份。
采集加工
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备用。
性味
味辛,性平。
功效
祛风除湿,强腰膝,消肿止痛。
传统应用
感冒咳嗽气喘、胃腹寒痛、风湿骨痛、手足麻木、腰膝无力、肌肉萎缩、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6~15克,水煎或浸酒服;外用适量水煎洗或捣敷。
方例
1.外伤出血 小肠风(山蒟)叶,红弱端(台湾榕)、温良梅(水杨梅)叶、决达亮(白背叶)各等量研末备用。用时取药粉适量,撒敷患处包好。 2.胃痛 小肠风(山蒟)6克,小钻(南五味子)9克,铜亮(厚朴)果15克,过墙风(臭茉莉)18克,得从亮(木姜子)12克,楼旧表(露兜簕)18克,七亮变(漆树寄生)15克,参亮变(杉树寄生)12克,水煎服。
化学成分
山蒟含海风藤酮,玉兰酯B,山蒟酮[1],山蒟醇,布尔乞灵,细叶青篓藤酰胺,荜拨明宁碱,N-异丁基癸-反-2-反-4-二烯酰胺[2],山蒟酮B,山蒟酮C,长穗巴豆环氧素,β-谷甾醇[3]以及山蒟酮[4]。
药理
1.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山蒟的二氯甲烷提取物以及乙醇热提和冷提物均可明显抑制PAF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以乙醇冷提取作用强[1]。
2.对PAF所致血管通透性改变的影响  山蒟醇援物能明显抑制PAF引起的炎症反应。口服400mg/kg和800mg/kg均能明显抑制PAF引起的小鼠腹腔通透性的改变。分别口服390mg/kg、400mg/kg能明显抑制PAF引起的大鼠和豚鼠皮肤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PAF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对PAF性炎症的抑制作用不依赖于肾上腺垂体系统的存在,可能是在受体水平阻断了PAF的作用[1]。
3.毒性  小鼠1次灌胃LD50>6300mg/kg,腹腔注射LD50为1197mg/kg±189mg/kg(P=0.95)。注射后出现扭体反应、活动减少、步态螨珊、呼吸深而慢,20~30min时发生阵挛性惊厥、呼吸停止[1]。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1]韩桂秋等:《药学学报》,1986,21(5):361。
[2]李书明等:《药学学报》,1987,22(3):196。
[3]李书明等:《植物学报》,1987,29(3):293。
[4]韩桂秋等:《药学学报》,1989,24(6):438。
药理参考文献
[1]李长龄等:《中草药》,1987,18(11):505。
附注
出处
中国瑶药学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