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河南中医药学刊2002,17(2):43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当归15g,赤芍12g,川芎9g,桃仁10g,红花6g,灵脂12g,元胡12g,丹皮10g,香附15g,乌药10g,枳壳10g,甘草6g。 |
加减 | 肝气郁结者加柴胡;小腹痛甚有寒者去丹皮、枳壳,加吴茱萸、小茴香;痰热便秘者加大黄、栀子;经血成块者加三棱、莪术。 |
功效 | 理气化瘀,活血止痛。 |
主治 | 痛经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经前3日开始用药,月经过后再服5日,3个月为1疗程。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淮阳县中医院梁玉兰,观察了隔下逐瘀汤加减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疗效标准:临床治愈:治疗后痛经消失。显效: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改变。结果:本组28例,临床治愈19例,显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8%。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