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3):113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太子参15-30g,柴胡10g,白术10-15g,茯苓10-15g,半夏10-15g,丹参15-25g,黄连6-10g,蒲公英30g,砂仁6-10g,乌药10g,炙甘草6-9g。
|
加减 |
痛甚加佛手、郁金、延胡索;泛酸加吴茱萸、乌贼骨、瓦楞子;大便色黑加三七、蒲黄、阿胶;纳差加鸡内金、麦芽;阴虚去半夏加沙参、麦冬、石斛;阳虚加肉桂、干姜;大便秘结加火麻仁、瓜蒌仁。
|
功效 |
|
主治 |
慢性胃炎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剂,水煎取汁350-400ml,分3次服。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祁东县中医院王柏青,观察了健脾和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诊断标准:参照1989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专业委员会制订的“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中的诊断标准拟定:有典型的胃脘胀痛、痞满反复发作史,病程在6个月以上,纤维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排除消化性溃疡及其他疾患。随机分两组。本组用自拟健脾和胃汤,对照组用雷尼替丁(古田华闵抗生素有限公司产)0.15g口服,阿莫西林500mg,日2次口服,甲硝唑0.2g,日3次口服。两组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酒酪、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均1月为1疗程。疗效标准:参照诊断标准拟定。近期临床治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症消失或基本消失,胃镜复查炎症消失。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症基本消失,胃镜复查活动性炎症基本消失,慢性炎症好转。有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胃镜检查粘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炎症有所减轻。无效:治疗后症状、胃镜检查无变化。结果:本组92例,治愈28例,显效38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9.1%;对照组58例,治愈12例,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4.2%。本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健脾和胃汤对慢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