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新中医2002,34(4):61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桔梗15g,白前15g,款冬花15g,紫菀15g,百部9g,炙麻黄10g,荆芥(后下)10g,苦杏仁10g,甘草6g。
|
加减 |
鼻塞流涕加苍耳子15g;若痰湿重,见咯痰多,胸闷、苔腻,加橘红15g,法半夏6g,紫苏子20g,地龙20g;若外寒内热,咯痰粘稠,或身热,加青天葵10g,桑白皮20g,黄芩15g。
|
功效 |
宣肺解表,散风寒。
|
主治 |
风寒咳嗽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剂水煎服。3-4日为1疗程。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南海市人民医院黄深荣等,观察了止嗽散加减治疗风寒咳嗽的临床疗效。诊断标准:依据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中的标准。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有鼻塞流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症状,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或浮紧。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咳嗽咯痰症状消失,肺部听诊及胸部X 线检查正常。好转:咳嗽咯痰症状减轻,相应体征好转。无效:咳嗽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变。结果:本组60例,治愈41例,好转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