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黑龙江药品标准》(1984年)。 |
剂型 | 散剂 |
药物组成 | 牛黄、珍珠、冰片、川连、豆根、青黛、甘草。 |
加减 | |
功效 | 清热解毒,消炎止痛。 |
主治 | 热毒所引起的咽喉红肿、口腔糜烂、牙龈肿痛、中耳化脓、皮肤溃破、宫颈糜烂等症。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每瓶1.25,2.2g.口腔咽喉诸证,喷敷患处,日3次;鼻窦脓肿,喷少许入鼻内,日5次;中耳化脓,先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洗净喷入药粉,日1次。皮肤溃烂,先用浓茶洗净,喷敷患处,日1次。 |
用药禁忌 | 1.清洁患处,然后喷药。2.如用于口腔、咽喉处,用药30-60分钟后进食。3.禁烟酒、勿肥甘,忌食辛辣之物。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宫颈糜烂用双料喉风散,每瓶加入1.0mg乙烯雌酚粉局部喷雾治疗。在月经干净后3-5日开始,每日1次,用窥(镜)器暴露宫颈,用无菌棉球拭净宫颈及阴道的分泌物;用2.5%碘酒涂于糜烂面上,待干后用75%酒精脱碘;对糜烂面均匀喷雾7次后,以1-4周为1疗程;上药期禁止性生活与盆浴。治疗宫颈糜烂患者129例,均为妇科普查诊断的患者;年龄25-55岁;其中Ⅰ度52例,Ⅱ度55例,Ⅲ度22例;治疗前均进行宫颈涂片,细胞学及病理切片活体组织检查,排除恶性病变后进行喷雾治疗,如果发现有滴虫性或霉菌性等阴道炎者,首先治疗原发病,待痊愈后行宫颈糜烂的治疗。疗效标准:治愈:糜烂面消失;好转:糜烂面缩小或呈小的点状糜烂面;无效:无改变。远期疗效:对已治愈的病例1年以上复查,宫颈光滑为治愈。结果:Ⅰ度52例,痊愈52例;Ⅱ度55例,痊愈47例,好转8例;Ⅲ度22例,痊愈19例,好转3例。近期治愈例数118例,91.8%的治愈率。远期1-4年随访共109例无复发。 |
药理作用 | 具有抗炎、镇痛、平喘、抑菌等作用。 1.抗炎、镇痛:用本药0.52g/kg给小鼠腹腔给药,对二甲苯所致耳部炎症有显著抑制作用,按0.26g/kg给大鼠腹腔注射,对大鼠甲醛性足趾肿胀亦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提示本药对炎症早期的血管通透性亢进渗出和水肿有显著效果。对热板法、醋酸化学刺激和电刺激法引起的疼痛反应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2.平喘:离体豚鼠气管链实验表明,5%的双料喉风散对正常气管链由乙酰胆碱或组织胺所致痉挛状态气管链均有明显的松弛作用。用苯海拉明阻断H1受体后,该药松弛气管链的作用明显减弱,提示本药具有松弛气管链的作用,与M胆碱受体或β受体无关,而与H1受体有关。此外,本药还可明显延长磷酸组胺和氨化乙酰胆碱混合液对豚鼠引喘潜伏期,具有一定的平喘作用。 3.抑菌:体外试验表明,本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卡地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效价一般为1:160,而对葡萄球菌高达1:640。本药为局部用药,在病灶局部浓度远较其抑菌效价浓度高,因此可以认为能有效地抑制致病菌的繁殖。 |
毒性试验 | 急性毒性试验表明,本药毒性极低。小鼠腹腔给药LD50为733.7mg/kg,体内累积动力学研究表明,本药具有二房模型特征,吸收快(Ke=0.1405小时-1),排泄慢(Ke=0.0046小时-1),半衰期为t1/2=150. 65分钟。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