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清·《温病条辨》。浙卫药标(85)103号。 |
剂型 | 针剂;冲剂;汤剂 |
药物组成 | 玄参、麦冬、细生地。 |
加减 | |
功效 | 滋阴清热,润燥通便。 |
主治 | 阳明温病,津液耗伤,症见大便秘结,口渴,舌干红,脉细稍数或沉而无力。用于治疗便秘,口腔炎,牙周炎,鼻出血,牙龈出血,糖尿病,乙型脑炎,妊娠恶阻,亦用于治疗脱水的病人补充体液。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汤剂:日1剂水煎服。冲剂;每次1袋,日2-3次口服或遵医嘱。 |
用药禁忌 | 本方增液有余,攻下不足,是为津液少,而燥结不甚者而设,若阳明里实热结所致便秘,则非所宜,如津液不足,燥结正甚者亦非本方所能胜任。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1.治疗放疗所致口腔反应:用本方,阴虚加银花、花粉;鼻衄加黄芩、黄连;食少恶心加芦根、苍术。水煎服。治疗效疗所致口腔反应120例,男101例,女19例。1例为喉癌,其余为鼻咽癌,于放疗1周后出现口腔粘膜炎症或溃破,牙龈红肿等反应。结果:临床治愈41例,显效65例,好转13例,无效1例。 2.小儿病毒性感冒:用本方加味:胃肠道症状明显者使用1号方:玄参10g,麦冬10g,生地10g,元明粉6g(冲服);体弱者加黄芪12g;无胃肠道症状或不明显使用Ⅱ号方:玄参10g,麦冬10g,生地10g,元明粉3g(冲服),大青叶10g,板益根10g,远志10g,薄荷6g(后入);咳嗽甚者加杏仁泥4g,川贝4g。日5次(昼3次,夜2次)服,再浓缩至25ml,每次5ml,半岁以下,药量酌减。治疗小儿病毒性感冒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9个月至7岁;病程最短2小时,最长48小时。结果:痊愈17例(34%),显效18例(36%),有效13例(26%),无效2例(4%),总有效率96%。服药期间未发现副作用。 |
药理作用 | 主要有增强免疫,提高机体适应性,抗炎,降低血管通透性,提高耐缺氧能力等作用。 1.增强免疫:生地、麦冬等滋阴药能对抗接受大剂量环磷酰胺小鼠的外周血液白细胞的减少。玄参、生地、麦冬等具有调正“阴虚”动物模型的核酸合成率的作用,当用于核酸合成率高于正常时能使之降低,用于核酸合成率低于正常时能使之升高。 2.抗炎:增液汤制成注射剂对蛋清引起大鼠关节肿及巴豆油涂小鼠耳壳皮肤刺激引起的炎症均有非常显著抗炎作用。单味生地水煎剂对甲醛引起大鼠关节肿有明显抗炎作用。 3.降低血管通透性:增液注射剂有非常明显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4. 提高耐缺氧能力:增液注射液能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存活时间。单味麦冬注射液能提高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的小鼠在低压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数。麦冬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动物心电图T波变化。并能降低心率失常发生率,增加心脏冠脉流量和心肌营养血流量,使已经显著受损的动物心肌细胞较快地获得修复。 |
毒性试验 | 小鼠口服LD50为555mg/kg,腹腔注射为323mg/kg。地黄水煎浸膏剂和酸浸液给小鼠灌胃每日60g/kg,连续3日,观察1周,未见动物死亡及不良反应,大鼠每日灌胃1次地黄水煎浸膏剂或醇浸剂18g/kg,观察半个月,未发现动物行为、体重、血清非蛋白氮、谷丙转氨酶有明显的改变;肝、肾组织也未见明显的病变。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