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0,(3):14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黄芪15g,党参15g,三棱15g,莪术15g,鸡内金15g,白术10g,山药10g,知母10g,花粉20g。 |
加减 | 腹痛畏寒者加干姜、桂枝各10g;胸胁少腹胀痛者,加元胡15g,郁金20g;腹泻者,减知母,加白芍20g;发热、带下量多色黄气秽臭者,加白蔹、败酱草各50g;病程长,包块坚硬者,加蛰虫15g,水蛭10g,或以蛰虫、水蛭各2.5g共为细末冲服;服药后口干内热者,加生地25g,天冬20g。 |
功效 | |
主治 | 慢性盆腔炎。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治疗慢性盆腔炎51例,均为已婚妇女,年龄23-51岁,病程6个月至10年,合并原发不孕6例,继发不孕16例,带下增多36例,月经不调30例,继发痛经38例,有明显急性盆腔炎病史者15例。疗效标准:症状消失,妇检正常为治愈;症状消失,妇检肿块缩小为显效;症状改善,妇检肿块缩小为好转;服药15剂以上症状无改善,妇检肿块未缩小而改用其它治法为无效。结果:治愈18例,显效20例,好转11例,无效2例。平均服药43剂。 又有报道以本方:黄芪、党参、白术、山药、天花粉、知母、三棱、莪术、鸡内金,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10日为1疗程,观察3疗程。治疗慢性盆腔炎89例,均为已婚妇女,年龄18-56岁,其中已婚未孕7例,病缘于流产78例。结果;治愈75例(84.3%),好转11例(12.3%),无效3例(3.3%);有效率96.7%。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