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医林改错1830年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赤芍3g,川芎3g,桃仁9g(研泥),红枣7个(去核),红花9g,老葱3g(切碎),鲜姜9g(切碎),麝香0.15g(绢包)。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头发脱落,眼疼白珠红,酒渣鼻,久聋,紫白癜风,牙疳,妇女干血劳,小儿疳证等。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用黄酒250ml,将前7味煎至150ml,去滓,将麝香入酒内,再煎二沸,临睡服。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l.偏头痛:用本方加减:赤芍20g,川芎20g,桃仁10g,红花10g,生姜15g,大枣15g,白芷15g,菊花20g,蔓荆子15g,葱白3根。黄酒适量为引。日1剂水煎服,连服4-10剂。治疗偏头痛253例,男45例,女208例;年龄20-55岁。结果:显效:头痛及伴随症状基本消失,或头痛偶有轻微发作,客观指标改善,共206例;好转:发作频度减少50%以上,疼痛减轻,共26例;无效:服药前后无变化,共21例;总有效率为91.70%。 2.中风:用本方加减:赤芍9g,川芎9g,红花9g,红枣10枚,鲜生姜3片,老葱3根冰片0.1g(冲服)黄酒1盅。气虚者加黄芪60g;阴虚者加玄参20g,生地20g;肝阳上亢者加羚羊角粉0.3g,石决明30g;风盛者加僵蚕9g,天南星9g;兼腑实者加小承气汤。水煎服。治疗中风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42-76岁;病程1-90日。其中脑溢血14例,脑血栓形成20例。结果:语言基本恢复,瘫痪肢体肌力接近正常,能自理生活,神经系统检查显示手的精细动作稍差,腱反射较对侧增高者为基本恢复,共24例,占70.59%,其中脑溢血11例,脑血栓13例;语言基本恢复,患侧肢体肌力部分好转,能自理部分生活者为显著好转,共9例,占26.47%;病情恶化或治疗后无改变者为无效,共1例;占2.94%。 3.脑震荡后遗症:用本方原方有内热烦躁加栀子、黄连;头痛剧加白芷,全蝎粉,并重用川芎;眩晕加天麻;呕吐加姜半夏、竹茹。日1剂水煎服。治疗脑震荡后遗症56例中,男47例,女9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的16岁;病程最长26年,最短1个月。结果:痊愈38例(67.86%);好转14例(25%);无效4例(7.14%)。疗程最短1周,服药最少2剂,最长3个月,服药30余剂。 4.鼻咽癌:用本方加减: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当归、莪术、白芷各5g,蚤休、山豆根各10g,生姜3片,大枣5枚。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一般50剂左右,同时配合放射疗法。治疗鼻咽癌.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共57例,随机分为中药加放疗组31例(中药组),单纯放疗组26例(放疗组)。其中中药组男28例,女3例;鳞癌Ⅲ级26例,未分化癌1例,低分化腺癌4例;放疗组26例中,男18例,女8例;鳞瘤Ⅱ级1例,Ⅲ级22例,未分化癌1例,低分化腺癌2例。2组病例病期、病理及年龄等构成比基本相似。2组采用的放射技术、剂量及方法相同。原发灶全部用60Co外照射,颈部60Co加深部X钱外照,每周5次,DT10Gy照射野包括鼻咽、颅底及颈部3个区域,鼻咽及颅底剂量一般为65-75Gy,颈部按肿块大小确定剂量,一般为60Gy,预防性照射为50Gy。中药组放疗开始至治疗结束日止内服中药。结果:①放疗后二组生存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从百分比看,中药组3-5年存活率均高于放疗组。②照射剂量达45Gy后中药组鼻咽部肿块消退率明显优于放疗组(P<0.05),提示本方中药配合放射治疗鼻咽癌对鼻咽部肿块有放射增敏作用。 5.挫伤性低眼压:用本方加减:当归、赤芍、白芍、桃仁、红花各10g,川芎15g,牛膝30g,柴胡6g,香附10g,车前子(包)10g。日1剂水煎服。如晶体前囊有少许虹膜色素沉着加银花、黄芩各10g。治疗挫伤性低眼压12例,均为男性;左眼7例。右眼5例;年龄18-46岁。结果:经21-42日治疗,视力恢复到4.9-5.0(0.8-l.0),眼压1.94-2.30kPa,前房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眼底水肿基本消退,黄斑区中心反光出现[5]。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