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江苏中医1988,(3):9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川黄连6g,炒枯芩10g,淡干姜6g,潞党参10g,大白芍30g,川椒10g,乌梅30g,姜半夏10g,炒枳实10g。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腹型过敏性紫癜、胆囊炎、胆石症。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1.过敏性紫癜: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68例,男52例,女16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25岁;单纯肠型(亨诺氏型)61例,伴有关节症状(许兰亨诺氏综合征)7例。结果,1例因并发肠套叠转外科治疗;34例经用椒梅汤1剂即停止发作,连续用药7日后停药,未再复发;32例多次反复发作,每次用椒梅汤后均能控制症状,后以丸易汤,调至3周后停药未再复发;1例病程已长,多次发作后转为慢性肾炎,作无效计;如剔除1例肠套叠外,总有效率为98.5%。 2.胆囊炎、胆石症:应用本方加减:黄连9g,黄芩25g,干姜9g,白芍20g,花椒20g,党参15g,乌梅25g,枳实9g,半夏9g。每日1剂,水煎温服,日服3次,10日为1疗程。一般治疗3-4个疗程后行B超复查。治疗胆囊炎、胆石症80例,男26例,女54例;年龄11-66岁;B超确诊为急性胆囊炎8例,慢性胆囊炎16例,胆石症56例。结果:痊愈22例,显效21例,好转3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1.2%。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