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中国医药学报1990,5(1):33 |
剂型 | 口服液 |
药物组成 | 水蛭等。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瘀血证。 |
制备方法 | 诸药制成口服液,每10ml,内含生药3g。 |
用法用量 | 口服。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
药理作用 | 1.对家兔微循环的影响:通过应用YAG激光诱发家兔皮管微循环障碍模型,研究脑血康活血化瘀作用及其机理,通过微循环观察及其血流速度测定,结果表明:脑血康能够加速微循环血流,减轻渗出出血,消除血管阻塞,使血细胞解聚,血栓消散,促进渗出出血吸收,促进微血管复通,从而改善微循环状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2.大鼠颅脑损伤的恢复作用:实验用YAG激光微束照射36只Wistar大鼠颅脑,使其成为部分脑膜、脑内血管及脑组织损伤的脑血瘀动物模型。结果表明:激光照射大鼠头部后形成的脑血瘀自然恢复需31日左右,而投给脑血康后可显示提前恢复。提示:脑血康对促进术中残存出血的吸收和组织的修复可能会起到积极作用。 3.对实验性血瘀模型的作用:将本方改为栓剂,实验用YAG激光微束诱发家兔皮管透明窗单根微血管损伤造成血瘀模型。用显微摄影法和显微电视系统观察了血瘀形成及消散的全过程。结果发现:通血血管的面积对决定血瘀消散速度起很大作用,它反映着血管有效开通和分支血管通流情况:毛细血管数几何均值则反映了一定区域内毛细血管生长的密度,它依赖于与其相连的血管通血及周围微环境的变化,血流速度的加快则更取决于通血量增加,血管阻力减小。根据实验可设想脑血康活血化瘀的机制可能与其升高PG12,抑制TXA2,直接扩张血管,降低血粘度,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分泌内皮细胞分裂因子等活性有关。 4.对培养牛内皮细胞分泌前列环素的影响:通过观察本方对培养牛内皮细胞分泌前列环素的影响,并与丹参注射液进行对照。结果表明:2药物均能刺激内皮细胞分泌PG12,其中丹参刺激正常内皮细胞分泌PGI2比脑血康作用显著,而脑血康促高脂兔血清引起的损伤内皮细胞分泌PG12的作用强于丹参。促正常内皮细胞或受损内皮细胞分泌PG12的不同侧重可能造成了活血化瘀药中养血药和破血药的差别。 5.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动物血脂水平的影响:观察本方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动物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脑血康口服液具有明显的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动物TG、TC和LDL-C水平,升高HDL-C/TC之比值,以及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的作用。同时能明显降低血清LPO含量和血浆TXB2的水平,虽对6-Keto-PGF1α的含量没有影响,但能显著降低TXB2/6-Keto-PGFIα之比值,调整2者之平衡,以及具有降低血浆比粘度的功能。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