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3(2):26
|
剂型 |
胶囊
|
药物组成 |
人参、三七、丹参、何首乌、葛根、川芎、红花、yin羊藿、桑寄生、石菖蒲、人参叶、山楂、水牛角、冰片等。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脑动脉硬化。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每次2-4粒,日3次服,30日为1疗程。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治疗脑动脉硬化50例,男25例,女25例。均符合1987年全国第二届神经精神科学术会议拟订的脑动脉硬化症标准。疗效标准:以自觉症状及体征的消失、明显减轻、无变化和血脂降至正常或2级、l级、有所下降、无变化分为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结果:自觉症状改善者占88%,精神症状改善者占87.8%。甘油三酯、β脂蛋白非常显著下降及HDL-CH非常显著升高(P<0.01),胆固醇显著下降(P<0.05),血球压积无显著改变。
|
药理作用 |
对大鼠脑缺血性病模型组织的保护作用:取本方用蒸馏水配成0.4g/ml及0.8g/ml溶液备用。实验取SD大白鼠40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硝苯吡啶组(25mg/kg)、脑脉康低剂量组(2g/kg)和脑脉康高剂量组(4g/kg)。灌胃3日后,在20%乌拉坦麻醉下,进行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以造成大脑不完全缺血性病理模型。术后15小时,断头取脑,现察正常细胞数、变性细胞数、坏死细胞数和细胞总数;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毛细管结构的变化;脑组织中的LPO含量、过氧化脂质含量。结果: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总数达83.8%,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毛细血管等超微结构发生严重改变。实验对照组大鼠脑组织的LPO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各给药组大鼠脑组织的LPO含量均显著低于实验对照组(P<0.01)。其中脑脉康高剂量组含量最低,与脑脉康低剂量组及苯吡啶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