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中医杂志1957,(6):295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麻黄2.4g,杏仁3g,茅根9g,南星1.2g,川贝3g,橘红3g,天冬5g,甘草1.5g,炙百部2.1g,川连2.1g,桑皮3g,前胡3g,清半夏2.1g,瓜蒌仁4.5g,葶苈2.1g,石膏4.5g,黄芩3g。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百日咳。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剂水煎分2-3次服。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所治百日咳190例,疗效标准:痊愈:痉咳及回声完全消失,非痉挛性咳嗽亦基本消失,或者仅在受刺激时,有几声咳嗽者;显著见效;痉挛性咳嗽,回声及呕吐基本消失,非痉挛性咳嗽仍存在(即治愈70-90%);中等见效:痉挛性咳嗽接近于消失,咳嗽持续时间显著减少,回声呕吐亦将消失(即治愈50-70%);稍见效:痉咳次数减少,或痉咳发作时间渐缩短,回声呕吐也渐减轻者(只治愈10-30%)。结果:痊愈者145例,显著见效者10例,中等见效者21例,稍见效者7例,无效者7例,治愈率76.3%。 又以本方治疗百日咳77例,根据疗效标准(痊愈:痉咳及呼声完全消失,非啼咳已消失或接近消失,其它症状如面浮肿、呕吐等均已消失;显效:痉咳及呼声已基本消失,偶因刺激应发者,或非痉性咳嗽依然存在,呕吐接近消失成偶因痉咳而应发作者;有效:服药则痉咳减轻或消失,停药则痉咳又发作,或服药3、4周期间因无显效或痉咳及呼声稍减而呕吐不减轻者)。结果:痊愈56例,占72%;显效13例,占17%;有效8例,占10%。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