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辽宁中医杂志1993,(7):26
|
剂型 |
合剂
|
药物组成 |
黄芪30g,乌梅30g,诃子肉15g,地黄15g,白蒺藜15g,苦参15g,白鲜皮15g,地肤子15g,蝉衣10g,苍术10g,黄芩10g,地龙10g,细辛3g,柴胡6g,甘草6g。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过敏性疾病。
|
制备方法 |
上药加水浸泡1小时,煎煮2次,合并滤液,加热浓缩至300ml,加单糖浆100ml,苯甲酸钠0.5g。
|
用法用量 |
10岁以下每次40ml,11-15岁每次50ml,16岁以上60ml,日3次服。
|
用药禁忌 |
禁食辛辣、腥膻及蛋类食物。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治疗过敏性疾病212例中,男97例,女115例;年龄5-15岁40例,16-25岁82例,26-40岁65例,41岁以上25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7年,平均23个月。其中过敏性鼻炎56例,荨麻疹109例,过敏性紫癜34例、过敏性哮喘13例。结果:过敏性鼻炎中,症状消失,随访3年未复发为痊愈,共29例,占51.8%;症状缓解,发作次数减少为好转,共23例,占41.1%;无变化为无效,共4例,占7.1%。过敏性紫癜中,症状消失,随访3年末复发为痊愈,共21例,占61.8%;紫癜大部分消失,关节肿痛好转,胃肠症状控制,ESR接近正常,尿化验好转为好转,共10例,占29.1%;无效3例,占8.8%。荨麻疹中,症状消失,随访3年未见复发为痊愈,73例,占67.0%症状缓解,发作次数减少为好转,共34例,占31.2%;无效2例,占1.8%。过敏性哮喘中,症状消失,随访无复发为痊愈,共6例,占46.1%;症状缓解,发作次数减少为好转,共5例,占39.0%;无效2例,占14.9%。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