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陕西中医1991,12(8):346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银花6-8g,杏仁6-8g,浙(川)贝母6-8g,前胡6-8g,炙枇杷叶6-8g,广木香6-8g,蒲公英8-10g,槟榔8-10g,黄芩3-6g,麻黄3-5g,枳壳4-6g,甘草3g。 |
加减 | 肺寒咳喘加款冬花6-8g,地龙6g;发热有表征加荆芥5g,防风5g;高热加生石膏8-10g;扁桃体肿大充血加牛蒡子6g,玄参6g;如大便干结,纳呆则去槟榔,广木香改为建曲8-10g,焦山楂8-10g;肺阴虚加沙参6-8g,麦冬6-8g。 |
功效 | |
主治 | 小儿咳喘。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剂水煎分3-4次服。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治疗小儿咳喘100例中,男67例,女33例;年龄4个月至15岁;病程2日至3月。辨证为肺热、寒热错杂和肺寒咳喘。结果:服药3日症状体征消失为痊愈,共54例;服药3日症状、体征明显减轻为显效,共37例;服药6日症状体征逐渐减轻为有效,共7例;服药3日症状体征无变化或恶化为无效,共2例;总有效率为98%。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